前兩天清理鞋架,有一雙夏天沒穿幾次的白色帆布鞋,但因為白色實在不耐臟,鞋邊上面已經有幾抹黑色的污漬,整個鞋面也略微有些發灰,再一細看,后腳跟的地方還有一小丟丟開膠。
想到冬天就要來臨,帆布鞋也不會再穿,還要花心思經管它,便起了丟掉的心思。
可這個決定我足足糾結了快一個小時,無論給自己找了多少個理由去扔掉它,比如也就一百來塊錢,而且已經這么臟了,比如明年說不定就不喜歡了,還要讓它占著屋子的空間……
但最終我還是留下了它,因為我給我媽撥了視頻,提起了這件事,我媽大聲地命令我道,“你去把它刷出來再說!”
后來我發現,刷好的鞋子又白又新,我又去商店買了瓶502膠水,把唯一有些脫膠的地方也粘好了。整個鞋子煥然一新。
原來,真的不應該扔掉的。
生活中這樣的抉擇時刻并不少,有些開線的衣服,有點舊的手機,臟了一角的床單被罩……
哪怕它們的質量和功能依然足以支撐我們的生活,我們還是想換掉,大概因為新的總是好的,而相比于維護保養舊的,又是那么地省時省力。
是啊,我們太怕麻煩了,總覺得自己的時間很重要,如果花點錢就能讓一切煥然一新,這是件再值得不過的事情。
可那些省下來的時間,我們究竟用來干什么了呢,很可能是貢獻給了各種綜藝節目和娛樂八卦。
木心說,從前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如今,我們都停不下來了。
沒有學會馬不停蹄地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反倒學會不斷地喜新厭舊,滿足自己最淺層的欲望。
我們會抱怨父母那一輩,什么都舍不得扔,家里堆了一堆破爛。我們提倡斷舍離,清理那些不用的東西,就仿佛清理掉了自己的心靈垃圾。
這兩點都沒錯,錯的是我們把它們誤用了。
不要打著斷舍離的名義去把八九成新的東西隨意拋棄,幾十塊的梳子折了一個齒,就想換把新的,好好的日記本有一兩頁寫壞了,就想整個都扔掉。
你總以為買了新的,一切都就萬事大吉了,事實上呢,以后你但凡對物品有些不滿意,第一個在腦海中的想法就是換掉,而不是想辦法去修補下。
永遠在不滿意的狀態中,永遠覺得新的是最好的。
我們開始對事情有著超低的容忍度,等不及去尋找下一個,這種態度在感情中,尤為可怕。
我有一個長相帥氣,踏實上進的男性朋友,讀的好大學,有著北方人的豪爽和局氣,工作上不怕吃苦加班,家境也不錯。
就是女朋友,換了一個又一個,一直和我們感嘆著,自己遇不到好姑娘。
除了高中的初戀談了兩三年的時間,其余的四五個女朋友全都不超過3個月。
說起分手的理由,他也講得很簡單,要么對方太強勢了,不夠溫柔;要么對方不上進,成天就知道買東西追電視劇。
其中有一個我覺得最可惜,這個姑娘和他的興趣愛好三觀都比較契合,也是他喜歡的類型。
但相處兩個月的時候,吵了一架,然后就分開了。
也不是什么大事,朋友周末去駕校練車,姑娘不知道,打了好幾個電話也沒人接。
過了幾個小時,朋友回復了一條微信,說剛才在練車。
姑娘說,結束了怎么不電話撥回來,一個微信就打發我。
然后,為了這么點小事兩個人就開始吵了起來,朋友強調他覺得沒必要非要回電話,姑娘覺得自己不夠被重視。兩個人都不肯妥協,反正也就才認識兩個月,就這么莫名其妙地散了。
直到最后,朋友還在和我訴苦,說自己終究是沒有遇到合適的人。
我很想跟他說,這世上一出現就是百分百完美契合的戀人跟中彩票一樣可遇不可求,但想了想已經講過太多次了,也就咽了回去。
每一段感情中都不可避免地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真正能帶來長久穩定關系的是你愿意去花時間修補那些小小的破洞,讓感情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愈發堅固和親密,而不是一發現有漏洞,就無限放大它的不好,最后想著干脆找一個新的算了。
在我的身邊,有些人是真的在等一個不將就的人,而有些人,只是因為害怕感情中的麻煩,所以不想多花費半點心思去經營和彼此妥協。
他們總覺得還有下一個人在等自己,于是坦然地讓一個個現任變成了前任。
美國婚姻情感專家溫格曾經在書上寫到:“即使最美好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50次掐死對方的沖動。”
更何況在相遇的最初。
感情有問題了,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修復,而是徹底換一個新的來,且不說這中間有多少讓人唏噓錯過,關鍵是,問題也并沒有得到解決。
不斷地折騰之后才發現,自己已經喪失了好好和一個人相處的能力了。
而沒有了這種能力,遇到再好的人也是徒然,更何況茫茫人海,大家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遇見的。
想起幾年前,和朋友去電影院看了一場電影,俗套的愛情喜劇片-《前任攻略》。
看完后,我去豆瓣默默給電影打了四顆星,兩顆星為了姚貝娜唱的插曲《矜持》,另外兩顆星是因為張涵予扮演的趙明在他婚禮上說的一段話。他說:
我們這代人認為東西壞了就應該修,而你們這代人認為東西壞了就該換新的。一段感情能不能走到頭,是看你有修修補補不棄的心,還是有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的念頭。
說到底,是要學著珍惜呀。
不要覺得所有的東西都能隨隨便便找到下一個替代品,所以就滿不在乎和隨意丟棄。
每一次的擦拭和修補,都有我們傾注的愛和歲月,而這些物件,這份感情,也會因為我們的珍惜和維護而更顯珍貴。
白落梅寫過一句話,“任何的珍惜,不是為了天長地久,而是希望離別的那一天,可以心安理得地揮手,道聲珍重再見。”
物件如此,感情更是如此。
愿你以后,也能學著做一個珍惜的人。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