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回老家,去看望了四爺,從前他就住在我家隔壁,是一位沉默的話不多的可靠男人。說是爺爺,其實和我爸爸年紀差不多大,輩分高而已。
村子里年輕人大多都已經搬出去了,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小孩,一片凋零,但是走到四爺的家里仍然給我一種很大的觸動,紅墻青瓦的老房子還是顯得很精神,院子打掃地干干凈凈,從前的老杏樹依然茂盛,與整個村子的凋零顯得格格不入,就如從前四爺會買收音機、會在院子里種花在整個村子里顯得有些另類一樣。
那時候經濟條件普遍不太好,但是我們姐妹倆特別喜歡去隔壁四爺家玩,在忙得不見天日的我的爸媽對比下,四爺得日子過得特別美好。
他有一臺復古收音機,每天中午回家就聽到從他家傳來放歌得聲音。他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巨大的杏樹,春天杏花開,落滿地杏花雨;夏天在巨大的杏樹下乘涼;秋天杏子成熟,爬上搞高高的梯子,去摘杏子吃,常常一個村子的人都被吸引而來。
放暑假的時候,和妹妹偷偷借來四爺的收音機,躺在涼席上,聽著里面傳來港臺的音樂,開始向往外面的世界。
那時候,我最羨慕的就是四爺家的小孩,雖然條件不必同村別的孩子好,但是生活得很有味道,總是能見到一些新奇玩意。
這告訴我一個道理,即便在同樣艱苦的生活條件下,還是有人可以過得開心。
02
你是不是覺得有錢了一切都好了,幸福一定會隨之而來?其實未必,還是看你是否會經營。
從前采訪過一個研究三農問題的專家,他經手過許多因為拆遷一夜暴富的人。
然而,突然來的巨額財富,往往會暴露人性里最惡劣的部分。他說,因為拆遷款的分配不均,家里鬧矛盾,整日爭吵甚至鬧離婚的例子數不勝數;
有的人得到拆遷款后,就辭掉工作,在家里吃喝玩樂,很多甚至染上賭博的壞毛病,不過幾年,當年幾十萬幾百萬的拆遷款就全賠進去了。
一家人只能繼續出去打工,然而也喪失了從前兢兢業業、靠自己雙手努力去掙生活的拼勁了。
想起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賢者之愛》,女二生于暴發戶,從小父母就經常不在家,衣食住行都是保姆來照顧,保姆也是三天兩頭需要換。
家里總是亂糟糟的,一個很美麗的院子雜草叢生,好好的游泳池長滿青苔水垢,完全感受不到生活氣息。生活在這樣環境里的女二無比羨慕父慈子孝,有著幸福家庭的女主。
時隔多年后,住在潔白美麗的現代公寓里的女兒儼然人生贏家,丈夫是知名作家,兒子帥氣逼人,然而她卻更加不幸福了,在缺失愛的環境里,她的心里一片空蕩,只有錢。
金錢并未讓她更幸福,因為她從未得到過足夠的愛,從父母、丈夫、兒子那里。
03
在我父母所有的親戚里,我最喜歡我的姨媽。
身為大姐,她個性大氣,家里的家長里短、兄弟姐妹間的矛盾不合從來不會傳到她這里來,她總是強調“家和萬事興”。家里總是收拾地干凈整齊,一個小院子雖然不大但是擺滿了花草,很方便很溫馨。
從小就做的一手好菜,炒的蒸的煮的,每年過年,一大家族的人必定會前往我姨媽家聚一聚,見面、聊天,吃著姨媽精心準備的美食,聊著天,好像一大家子人經過這頓飯都親近了很多。
因為和藹可親,又有許多好吃的,姨媽家也是我們一幫晚輩最愛去的地方,在那里擁有許多么美好回憶。此后長大成人,每逢回家必定會去姨媽家看看。
其實姨媽家的經濟條件也算不上很好,但是她始終很努力地工作,從前的每天早上起很早賣菜,后來憑著好手藝好人緣自己開店子,生活漸漸好了起來。
如今60歲的姨媽,兒女雙全,子孫繞膝,家庭和睦,真的是安度晚年,在眾姐妹中是最幸福的。
看著姨媽這一生,我開始覺得,所謂人氣、好運這種東西,真的是可以靠自己經營起來的。過日子最重要的就是精氣神,努力、勤奮,和一種相信付出就有回報的信念。
會生活,窮日子也能過富,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04
林語堂在《人生不過如此》中寫道:“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并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
生活才是一個人的全部。
總有人說,只要有錢了,我一定能過得很好。
的確,生活里的許多問題和麻煩可以用錢解決,比如生病,比如貴的好的東西,更好的教育和旅游。然而這不意味著,當我們沒有那么多金錢的時候,就不應該好好經營我們的生活。
一直很喜歡李榮浩的歌和他的歌里傳達的生活態度——爽朗、從容。
“有幾片云的天空,除了感動還有微風。前面陽光正面照過來,眼睛也不愿意睜開,一生無非幾個歡笑悲哀和愛你的女孩。目前最有趣的等待是未來。”
比起埋頭苦干,刻苦鉆研,爬向山頂,我更欣賞的是,在爬山的過程中,看看風景,適當給自己一些獎賞,欣賞既有生活的樣子,愉快地去往目的地。
始終覺得,生命是一場充滿歡笑、悲傷的有趣過程,而非一場結局已定的比賽啊。我決定帶著玩味的心去面對生活里的未知,而非忐忑中追求既定的結果。
新的一年,我決定帶著希望,帶著信念,好好去經營自己的生活吧。你的生活是怎樣,全在乎你自己。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