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都在自己不熟悉但與其相關的領域,傾向于不自信,所以容易羨慕別人。羨慕或許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有人因為對別人的羨慕而放棄了對自己的自信和追求,那是愚蠢的。羨慕只是因為我們希望涉及領域,但不熟悉而已。所以重要的只是去熟悉,去掌握。而和自己的能力沒有直接的關系。Psytopic觀點:也許用“相敬”替代“互相羨慕”會更合適,這是人類對未知恐懼的本能。
“每個人都是互相羨慕的,幾乎沒有人可以例外”,這句話真像真理。
在我看來其原因,可能也不復雜,那就是:多數人都在自己不熟悉但與其相關的領域,傾向于不自信,所以容易羨慕別人。
都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可是判定誰更接近真相的標準到底是什么呢?實際生活中,當個人內心感覺和外界評價出現不同時,哪個才是真正正確的?
如果套用那個原因的解釋,或許可以給出一個答案。
舉個例子,排除謙虛的因素,喬丹一般也不會認為自己像神像籃球之王。因為很多來自于基本功的技術他熟悉了掌握了融會貫通了,那種拼勁那種自信他具備了,他自己并不覺得特殊;但很多年輕的喬丹迷們把“神”、“王”之類的名號加給他,瘋狂地羨慕他,為什么?首先是因為他們對喬丹感興趣(把喬丹變成與自身相關的領域),其次他們不了解或不能完美掌握他的技術他的拼勁他的心態(對喬丹表現神勇的真正內涵并不熟悉),所以羨慕。你無法想象一個只對足球感興趣連籃球賽都沒看過的人會羨慕喬丹,你也無法想象同樣才華橫溢真正技術或拼勁并不比Jordan差多少的James會像喬丹迷們那樣羨慕喬丹(至多只是尊敬)。
身邊的例子或許更鮮活。你懂重裝,你懂一些基本的電腦維護,但也僅此而已,你自己會覺得自己電腦水平很高么?不會,至多覺得一般。但在有電腦但對電腦操作維護并不熟悉的人看來,你的電腦技術就是很強,就是容易讓人羨慕。同樣你無法想象一個電子城的老板會因為你懂得一些基本維護知識而羨慕你,他只會覺得你差不多也只是個初學者。那,你的電腦水平到底怎么樣呢?其實以各自主觀經驗的標準來說,大家的判斷都沒有錯。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