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不決是一個人道路的障礙,又是人生征途上的攔路虎。又稱惰性心理,它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拿不定主意和優柔寡斷,對于一個人來說,實在是一個致命的弱點。顯然,它會破壞一個人的自信心,也可以破壞一個人的判斷力。往往人猶豫時,出于矛盾的心態,“前怕狼,后怕虎”的心理,讓他們陷入強烈的內心沖突。
俗話說得好:“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在患得患失之后你會發現機會已經溜走了,那么,再埋怨和懊惱又有什么用呢?依賴心理是一種懶惰的心理表現,依賴別人,自己不必動腦筋,費精力。不肯因獨出心裁而承擔責任。
那么,猶豫不決的人往往有那些具體表現呢?個人認為:
猶豫不決的人,總是不敢獨立去做事。猶豫不決的人往往是想跟他人一塊去做,自己沒有自己的見解,隨波逐流。有些人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所以看不到更為實際現實的事情在他身上發生;從心理學角度看,辦事優柔寡斷,前怕狼,后怕虎,是意志薄弱的表現。表現就是容易被外來暗示所左右,感情脆弱,膽小怕事,缺乏主見,無法自作決定,即使已經決定,也常常反悔。尤其是面對多種選擇時,更是惶恐不安,束手無策。
猶豫不決的人,總是遇事沒有主見。猶豫不決的人往往是等待別人作出決定。意志是人的意識的能動作用的表現。它是人在認識客觀事物時,自覺地確定行動目的并選擇適當的手段,通過克服困難達到自己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其原因許多事情被父母包辦代替,缺少實際鍛煉,或者是由于性格脆弱,缺乏主見,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猶豫不決的人,總是不相信自己。猶豫不決的人往往是不敢講出自己的見解。猶豫心態的產生,與一個人成長經歷和家庭環境有關。想放棄又不敢、不放棄又撐不起來的人,大多是小時候在家里受了嚴格的教育。膽小怕事,謹小慎微,惟恐選擇失誤挨埋怨受指責。這種猶豫心理往往是在人生觀的形成時期受到外來刺激,導致性格扭曲而貽誤終身的。它會破壞一個人的自信心,也可以破壞一個人的判斷力。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