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的開始,我們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渴望變成天使……”
三下鄉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天,與孩子們相處也僅僅只有十天,但這十天的回憶卻是一輩子的。喜歡和孩子們聊天,喜歡和他們一起奔跑,一起大笑。他們單純直接,有話直說,從不拐彎抹角。但孩子的單純的心靈也很容易受傷,他們需要細心的呵護,他們渴望被關注。對他們給予關懷的同時,自己的內心也得到了充實。
我們也曾是個孩子,也有過天真的幻想。長大后,單純的心靈變得復雜。小時候,無時無刻不被父母關懷呵護著,長大了,面對許多的漠視和無情,熱乎乎的心也跟著變得冷淡了。當我們的心靈受傷時,只能自己給自己療傷。殘酷的生活磨損了我們的好奇心,我們不再像最初的那樣,對周遭的一切充滿好奇,對每一件新事物都充滿熱情。我們看問題時變得復雜無比,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有時候并不都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帶著功利性的。在利益的誘惑下,我們學會了漠視他人。我們以成人的方式對待他人,我們做得更多的是,嚴于他人,寬以待己。他做得不好,他的為人不行。我的生活條件太艱苦了,我只能這么做了,我是被逼無奈的。生活的殘酷讓我們變得冷漠,生活的艱辛讓我們放縱惰性。心靈變得復雜,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深。
可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是個孩子。我們長大了,不代表不需要關懷了,我們受傷的心靈也需要撫慰。即使是我們的父母也一樣。他們同樣有一顆孩子心,只是藏在了為人父母的外衣下。直到子女長大成家,父母才敢將自己的孩子心放出來。他們也想跟子女撒撒嬌,也希望子女多多關心自己。可仔細想想,即使是身為大學生的我們,一年之中,陪伴父母的時間有多少?那么以后成了上班族,又能有多少時間呢?孩子的心是很容易受傷的,把父母當作孩子一樣去關心,讓他們的孤獨少一些,讓他們知道,我們一直都愛著他們。
其實每一個大人都是一個小孩子,每一個人都會有一顆孩子心。找到自己的孩子心,才能看到別人的孩子心。找到自己的孩子心,做事情時單純一些,心靈上的負重也就輕一些。看到別人的孩子心,學會去關心他人,學會寬容他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