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手上有兩張交通卡,一張是年會上中獎得來的,金額1000元;另一張是單位里發的,金額100元。女人一般拿1000元的卡乘出租車,用100元的卡乘公交車或地鐵。那天,女人出了地鐵站,又打了個的回家。地鐵驗票機上顯示,那張小金額的交通卡還有70元。“還有這么多?蠻經用的嘛!”女人自言自語道。付出租車車費時,用了大金額的交通卡。“還剩70元。”的哥告知。“啊呀,不多了嘛!”女人隨口說道。
兩張卡同是70元,只不過與原值相比,一張剩7%,另一張剩70%,盡管它們現在的價值是相同的,但由于視角的不一樣,在女人的潛意識里,它們的價值卻是如此的不同。
男人鑰匙圈上掛著一只微型手電,用了好幾年,陽光下,只顯出一縷微弱的光,幾乎看不到。女朋友說,這么暗的光線能派什么用場啊,他笑笑,“到用時,你就明白了”。
也巧,晚上他送女朋友回家,恰逢地下車庫的燈壞了,兩人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摸到車前,卻怎么也找不到鎖孔。女朋友突然想起小手電,說:“快,快,把你的小手電拿出來!”他忙掏出鑰匙圈,打開手電,一束小小的光柱立即照亮了周圍一片。“呀,真亮啊!”女朋友叫了起來。
上車后,女朋友感慨道:“不能小看這一縷微弱的光,在黑暗中它就是光明。”男人說:“是呀,在不同的環境下,物體顯示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因為不一樣,有時往往會被忽略。”
孩子即將高考,為填報志愿糾結。當公務員的父親說,去學醫吧,離政治遠一些;曾做護士的母親說,學什么醫,7年寒窗、3年住院工作,太吃力了,不如學金融;離休的奶奶說,去考個軍校,以后找媳婦也吃香;轉業回來的叔叔說,現在誰還去當兵?回來連好工作都找不到,還是讀外語吧,要出去也方便些。
孩子一臉迷惘,去找了爺爺。爺爺告訴他,這些建議都沒錯,全是他們自己的人生經驗。你的人生剛開始,應該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選擇。孩子聽后,豁然開朗。
生活中,類似的事情時有發生,會造成我們的許多誤判,讓生活多了許多遺憾。
也許,這就是生活的真面目。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