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早之前,在微信上看到咪蒙的一篇文章《你有沒有想過,你會平庸到死》,我被深深觸動了。不是因為文章的閱讀量有多高,而是我確實認真想過,可能有一天,我會平庸到死。
平庸,到死。
我學的是土木建筑工程,在大四時,體驗過一段工地實習的感覺。真的,大家都一樣,到了上班的點,起來洗臉刷牙,然后到工地開始做測量、放線,每月領著固定的工資,聊著那些雞毛蒜皮吃喝拉撒的事情,學生時代得過的那么多中文和英文演講比賽的獎項,在老板的要求下,居然一文不值。
那段時間,我學會了給工地的工友發香煙,一下子買了五包,見人就發,早上發、中午發、晚上發,除了這些,我真的找不到在這里的價值。
跟我住一個屋的質檢員,是個比我大三歲的蘇州本地人,每天工地跑完幾圈后,就開始在辦公室跟大家扯皮,討論他即將買的大眾汽車和結婚要花費的雜七雜八。那一刻,我仿佛把他后幾十年的人生都看得一清二楚。
我在這里找不到希望,也看不到未來的方向,一有時間,我就窩在宿舍里,看我的英語,好幾次被嘲笑:英語有啥用,又不能管飽。雖然已經跟他們熟絡了起來,但此刻,撲面而來的陌生感,我感到的是深深的惡意。
我超級自律,就是害怕跟別人一樣
一個多月后,我從這個工地逃離了,沒帶走這里的一磚一瓦,也沒拿到一分實習工資,就連思念,我也放在了這里,堅決不帶走一片云彩。
這一段歲月,讓我覺得這樣的生活太無趣了,“一眼就望到了頭”。擺在我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安于現狀,平平淡淡,過著一眼就望到頭的生活。另一條是轉行,“讓一汪泉水不斷冒出來,讓生命有所成就”。
我選擇了第二條路——畢業第一年我就出來做銷售,做咨詢,半年后開始做雅思老師,兩年后我開始做自己的工作室,走上創業大道。
后來,我在線下做分享時說:“我一生最重要的決定,就是離開工地,不再混日子,走出了人生的舒適區。”
我們都被困在肖申克監獄里,但救贖不會自己降臨。只有擺脫舒適熟悉的環境,才能逃離安于現狀的懶惰和拖延,才能避免深惡痛絕的逃避和退縮,才能驚喜地看見希望和未來。
02
別人覺得我特立獨行,很有自己的想法和遠見,其實,我只是想過屬于自己的生活。
我堅持早起已經七年多了,從來不睡懶覺,特別創業后,幾乎都是五點就起來了,我堅持每天早晚鍛煉身體,堅持讀書寫作,堅持跟牛人交流,想法在同齡人中也是格格不入。很多人都跟我說為什么我可以起這么早,而且堅持那么多年,其實,我只是害怕跟別人一樣。
我從來不是一個別人說啥就是啥的人,我會用心思考,仔細權衡,然后做出自己的決定。
我不想沒有拼勁全力,就喊著平平淡淡才是真,也不想混日子混到自己都討厭自己,我經常有著很強的危機感,所以我一直擁有強大的自控力。
親戚說:“做建筑多好,家里人都是搞建筑的,會有很多人幫助,有人脈、有資源、有前景!”
為什么我不能教英語,為什么我不能創業,為什么我不能選擇自己愛的人和喜歡的事情,然后堅持到底?
難道只有關系才能贏得未來,難道只有資源才能實現夢想,難道只有建筑才能永葆青春!
喜歡設計大師山本耀司的一段話:“我從不相信什么懶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我從不相信天上掉下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我要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地活著。”
03
畢業第一年,即將去美國讀研的大學室友約我一起吃飯,他說:“我發現你還真是跟我們班大部分同學都不一樣,大家剛出來第一年,都是混混日子,你卻在使勁折騰;別人早上都起不來,你卻一直堅持;別人沉不下心來讀書,你卻一周能看好幾本。”
我說:“我這么自律,這么拼命,這就害怕跟別人一樣。”
“如今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條路是對的,毫無例外,我都知道。但我從不走,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他媽的太苦了。”
從大學,到工作,再到創業,經歷了這么多事情,我知道哪條路是對的,哪條路特別難走,哪條路需要用一輩子堅守。
但我依然砥礪前行,依然勇敢面對,依然堅信堅定。
非常喜歡《殺鵪鶉的少女》的那句話:
“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什么時候出國讀書,什么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什么時候選定了對象、什么時候結婚,其實都是命運的巨變。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云千檣,你做出選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相當沉悶和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我想說:那個最美的人生,就從超級自律開始!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