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6日,陰風小雨,喝了酒走在回公司的路上,摘下眼鏡以后的街道變得模糊而瘦弱,耳機里的聲音卻越發清晰,那是上午在公司的幼教直銷團隊的啟動會上,我錄下來的治強哥的一段講話。
那聲音像是從樹上落下的脆冬棗,伴著厚實的果肉一顆一顆打在我心頭,這聲音是有一種力量的,它逼著我在已經將近一周沒有睡上囫圇覺的時候,仍舊折回辦公室,迫切的把腦海中浮現過的感悟記錄下來。
治強哥全名張治強,是新美大出來的,在來拓維之前,在大眾干了將近六年,他講自己在變革的時候被調動九次,換過十個主管,每次公司出現重大變革的時候,他也會權衡,但最后總選擇榮辱與共。后來他帶著兄弟們一起來了拓維,全新的領域摸著石頭過河,新團隊的建立像是開國革命,我聽他一筆帶過一些艱辛的時候,總能夠想起來去年我在山東出差,是怎樣見證他們在凌晨,一邊一遍遍推演問題解決辦法一邊在房間內來回踱步。那是深秋初冬的北方,我跟一群大老爺們兒在酒桌上喝酒,他們都帶有溫和的笑容,那笑容背后更多的是一股子狠勁兒:老子的價值,就是能夠把別人干不成的事兒給干成了。
世界上的舒適區很大也很多,里面多的是選擇“平淡是真”把庸庸碌碌當成幸福來過的人,但這世界上總有人跟自己過不去,他們選擇更陡的山路,只為了見證更亮的月光。
一、有人熬盡所有苦,只為喂你一口甜
“兄弟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我作為團隊的老大,我能幫他做什么?有些事情我能解決,有些事情短時間內解決不了,但是我想讓他們感受到我的真誠和用心。”治強哥說這句話的背景,是幼教的直銷渠道從三百多人剩下到四十五人的時候。這幾個月的時間,流程的梳理,機制的完善,產品的變化,市場的硝煙,他們從最艱難的境況里創造條件,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一切都開始步入正軌,剩下來的精兵強將,聚在一起,不說過去,就喝酒,碰杯的時候,眼睛里都是對于未來的興奮的光芒,大家熱熱鬧鬧的,是真正的豪杰。
每一個人負責一兩個地區,聽起來很酷,但是這也意味著,一兩個地市,也就只有這一個人,其實很孤獨。正式因為這樣的孤軍奮戰,才特別渴望團隊的溫暖,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是不是有兄弟能夠說說話,是不是有老大解解惑,說起來很奇妙,就是這樣的細節,可以支撐一個人走下去。當終于有這個機會跟其他地方遇到過同樣經歷,不用多說起個話頭兒就能理解的兄弟們相聚,酒入豪腸,兩分醉一分愁,剩下七分,都是惺惺相惜。
其實越是高層越是容易收到各方面的問題反饋,每一件都是讓人頭疼的解決不了的才反映上來,但是又偏偏多如牛毛,可事無巨細,我看到的是治強哥帶著幾個核心骨干一點一點把問題解決的辦法磨出來,像是開國大典紅旗嘩啦啦一飄,大家高歌戰士的鮮血染紅了它的時候熱淚盈眶。每個兄弟走到今天都遇到過各種各樣不容易,但是酒桌上,大家都挑最歡快的事情來講,希望聽的兄弟能夠樂呵樂呵,綠林好漢江湖結義,但是大家也是鐵血軍團,一起碰著杯子,杯子里映著心底的月亮。
我舉著杯子,看他們互相調侃,覺得紅塵俗世人間煙火,原來這樣讓人溫暖又快活。
大家選擇這條不怎么好走的路,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大家遇到難,也不是不想抱怨,而是選擇了就不后悔,是團隊就心懷彼此,總有人熬盡所有苦,只為了喂你一口甜。
二、這事兒一定會成功,但不一定是誰干成的
十年前,我們不敢相信現在是一個電子貨幣盛行的交易王國;五年前,我們無法想象團購是一個什么概念;今天,我們提及打造中國O2O幼教第一服務平臺,聽起來仍舊顯得虛無縹緲。
但是不得不承認,未來是被一群造夢者創造的,有人提出愿景,畫出藍圖,而做推廣的人,就是將這個夢境與現實進行承接的建筑師。他們打破現狀的藩籬,將固化的模式和習慣撕出口子,把承載著未來的美好夢境一點一點進行拼接。
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涉及到固有模式和習慣的撕扯,會讓安于現狀的大部分人感受到疼痛,于是他們拒絕,這就要求熟悉藍圖的建筑師們極高的素質,將他們相信的世界一點一點邊描繪邊建造給蕓蕓眾生。
許多人保持著旁觀者的態度,在指指點點中錯失良機,于是成就了那些在最開始就付出行動的先驅。當所有問題都已經解決,所有模式都已經完善,所有思緒都已經理清,往往時機已然掌握在了別人手中,而這群帶一點瘋狂的執行力達人,帶著尼采的酒神精神,風風火火的,正走在打開幼教的未來天窗的大路上。
他們說,這事兒一定會成功,但不一定是誰干成的。
那么既然如此,為什么這個事兒不能是我們干成的?
最怕的不是這條路沒有走通,而是原本可以走得通,而我們中途放棄了,只能眼睜睜看著最后走到終點的人搖旗吶喊。
而做幼教的渠道,將教材和產品推給一家又一家幼兒園的時候,永遠不知道自己會給別人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或許從時間和地域的長河來看,這個推廣是滄海一粟,但是就像是在海邊將無數快要干死的海星扔回海里的小男孩一樣,這個海星,是在乎的。一套教材就能夠影響一個小朋友的啟蒙,一套管理工具提高的是一個園所的工作效率,而對于最具有無數可能性的孩子來說,這實在是一項偉大的事業。
或許教材上的一個小故事讓一個小朋友養成了一個習慣,而這個習慣的力量決定了他的一生,功拜將相,而時間倒流,蝴蝶效應反推,我們可以看見故事定格在一個拓維的渠道兄弟在與一個幼兒園園長簽訂教材訂單的一瞬間。
三、心中的砂石,讓我們跟自己過不去
昨天幾位骨干飯后散步的時候,他們說起來一些小困難,放在嘴邊開玩笑的一句話就是:“這都搞不定的人,我們不要他。”
因為實在是很小的事情,我們都當做笑話來調侃。但既然有這句話在,那肯定也是有些情況下對于兄弟們的要求或者期許,或者說,這也是一種自我鞭策:連這個都搞不定,我還干什么?
別人干不成的事情我就能夠干成,這就是他們的成就感來源。
而在這個成就感到來之前,意味著他們要挑戰別人干不成的事情,還要挑戰自己曾經干不成的事情,可以說,時時刻刻都在跟自己過不去。
治強哥說過他之前的一個經歷:當他簽約成功的時候,他的主管問他,假如有人用你的這個話術,已經跟這個客戶談過了,你是后來的那個,你要怎么贏?于是又把自己之前的東西全部推翻重來,在反反復復的折磨中迅速提升。
這像是一個劍客,與自己過招,血淋淋的拆解自己的招數,一招一式的復盤,最后當對手還未出招,自己就已經在胸中有了破解之道,清風朗月,在華山之巔孤獨求敗。
如果說失敗的時候對自己的否定是一種技能上的提升,那么成功的時候對自己進一步的否定則是技能上和心智上的雙重磨煉和進階。我想象不出來,如果這樣都不能夠成功,那么成功究竟是上天給何種人的饋贈?
凡塵滾滾有多少人曾以為自己會有所作為,但每一次選擇舒適與安逸就離曾經的“我以為”更加遙遠一步。而在你猶豫彷徨的時候,你不曉得,別人是以一種什么樣的姿勢狂奔。
世界有屬于每一個人的機會,但沒有屬于每一個人的幾率,在這個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的匆忙世間,未來屬于的,必定是那些總愛跟自己過不去而一路狂奔的人。
深夜辦公室安靜寂寥,只剩下我噠噠敲擊鍵盤的聲音,看一眼寫滿今天收獲的筆記本,我想,與幼教直銷團隊的兄弟們接觸,我是懷著敬佩的,面對這樣的群體,讓我不得不反思和奔跑,而反思的本身,讓我明白:不懷著跟自己過不去的心態砥礪前行,負重奔跑,用心感知,怎么證明這個世界中,我曾經認真的活過?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