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暫且叫他濤。
濤畢業后沒有選擇找工作,直接創業了,或者說是自己做點小買賣。可能由于不適合創業,再加上中間一直在換行業,生意一直未見有什么起色,折騰那么多年,倒是搭進去不少錢。
轉眼間30多歲了,孩子也上小學了,住在爸媽給買的房子里面。
爸媽心疼孫子,就主動承擔起孫子上學的各項開銷了。每月靠外快賺1000多塊錢,加上爸媽的資助在這個物價頗低的城市倒也能維持生計。
和濤認識是在大二暑假的一個創業分享會上,被朋友拉著去聽一個看起來很厲害的人講課,分享會結束之后,大家互相添加微信也就認識了。
那時候創業氛圍比較濃厚,整座城市的咖啡廳隨處可見談論項目的,大大小小的分享會層出不窮,其中大部分不免是一些閑人買彩票般的拿著一個點子找點投資以此來擺脫眼前的窘境。
濤在其中還算靠譜,想做的項目和消費升級相關。不過由于沒有團隊,項目一直停留在想法階段,再加上濤開口就想融500萬,就顯得有些天馬行空了。
半年時間濤一直轉戰各個路演分享會,結果自然是一無所獲。
屢次受挫之后,濤和我在一起聊天:“小槿,我覺得我的想法沒問題,給我500萬,我一定能超過淘寶……”
安靜的聽他說完,然后問道:“如果你是投資人,你會投這樣的項目嗎?”
“也許不會吧,應該不會。”回答我的時候他顯的有些支支吾吾。
“那我是不是不適合創業?”濤一只手托著下巴說道,看得出來一次又一次失利讓他整個人都有些挫敗。
“我不知道你適不適合創業,但如果是我的話一定會先去找個工作,先把家和孩子養好,業余時間再去考慮創業的事。
夢想是一輩子的事,但家人是一輩子的責任,畢竟已經成家了,我們不能永遠靠想法活著,日子還是要過的,沒有人有義務為我們的想法買單,可怕的不是一次又一次失敗,而是失敗之后讓家人承擔失敗的后果……”
不知道哪兒來的勇氣,一口氣說了好多。
濤沉默了許久,起身說道:“小槿,謝謝你,我想我確實應該找份工作了……”
一個月后,濤找了份工作,月薪不高但說的過去。
過了半年得知他又辭職了,一個人去了深圳,那邊融資環境比較好,他想再嘗試一下。
作為朋友,我只能默默的祝福他。但我想,人總不能一直靠夢想活著,人是要吃飯的,男孩子也是要養家的。
20歲時候聊起夢想我們可以天馬行空,可以不計成本的去折騰,因為那時候爸媽不需要我們養,也沒有什么壓力。但30歲,40歲呢?
我們可以靠夢想活著,但爸媽和孩子不能。
上大學之后我就一直在玩命的折騰,喜歡什么就去做什么,我想人生也只有這么一段時光可以完全交給自己。
人是社會化的動物,早晚有一天每個人都要充當一定的社會分工,擔起相應的責任的,我不想等到孩子嗷嗷待哺時,再去為了自己的夢想去折騰,更不想等到那時因為一些事情沒有做而留下缺憾。
最好的人生,既有長遠的眼光也有當前的規劃。
我想每一個野心家最看重的也莫過于是當下,比起夢想照亮了現實我更相信是現實支撐起了夢想。沒有雄心的雄心或許才是最大的雄心。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