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經常有朋友問類似的問題。這個問題很泛,熊爺無法具體回答,但或許可以提供一個有趣的角度。
“生活中心情不好的原因,許多都源自工作。”
美國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調查:“你心情不好的原因”。調查結果表明,超過70%成年人的不快樂狀態,根源竟然在工作。諸如: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工作中無法與同事相處、工作壓力太大、工作沒有發展,對未來很迷茫等等。
想想也挺合理,畢竟一個人除了睡覺吃飯,其它大多數時間都在工作。如果工作的時候不開心,基本一整天都會處于負面情緒中。工作效率和自我心情不好,物質和內在都受損,進而影響到生活本身。
雖然并不是全部人都如此,但這也確實描述了不少人的狀態。
“多少人心情不好,只因不懂‘幸福工作’這件事,對于生活來說至關重要。”
所以,熊爺今天要分享一本書給大家。作者是之前推薦過的“日本最會生活的男人”——松浦彌太郎,他不僅是一個懂生活的人,更是一名出色的職場人。
“無論你從事什么工作,都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只要你掌握好相應的方法,就能幸福工作。”
這本書的名字叫《思考的要訣:松浦彌太郎的幸福工作術》。他認為,能夠幸福工作的要義,就是:思考、想象、溝通與時間管理。
今天,熊爺特別從書中,選了一些自己覺得有用的小方法,分享給大家。
你是在為你自己工作
常常有人說:“別想那么多,趕快行動!”但松浦大叔說,工作不是毫無章法地拼命努力,思考,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工作,不僅是幫老板實現價值,更是創造自我價值的事。
“你想借由公司成為怎樣的人?”如果不明確這個問題,那你的工作一定不會幸福。
工作時,請竭盡全力
工作,至關重要的是不放棄。松浦大叔說,在嚴格遵守截止期限的前提下,鍥而不舍地思考到最后一刻,答案就一定會出現。
比如,如果你要在下午三點的會議上說明自己的企劃案,那么請持續思考到最后一分鐘,這份頑強的堅持會提升企劃案本身的質量。
因為,如果不盡力,你永遠會有遺憾,人生最難受的就是“我本可以”。
而且工作中的思考,和運動一樣,盡全力才能有那種“大汗淋漓”的快感。如果老是不思考到最后,就無法享受到思考的快樂。
正如跑步一樣,只有跑完之后的人,才能懂那種快樂,并且逐漸愛上這種感覺。即使筋疲力盡,但一定會說:“工作思考的感覺真好!”
在工作中找尋成就感
松浦大叔認為,不斷將自己放進各種假設的狀況里去思考,是想象力和同理心的鍛煉。而一個人也只有感受到自己在幫助別人,才能收獲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成就感。
比如,你幫助到一個孩子,或者一個老人時,其實你的內心會莫名其妙快樂起來。
而對于工作來說,則要通過想象力,去想象“我現在做的事,對對方來說是快樂的嗎?”、“這份工作,對世界有幫助嗎?”、“所謂只能這么做的事,真的只能這么做嗎?”等問題,而不是以一己之便來工作。
“讓別人幸福的工作才會賺到大錢。”
試著以“戀愛的感覺”猜想客戶的需求,去想象客戶用產品時的情景、心情等各方各面,思考自己能否提供這樣的幸福,與自身工作的成長息息相關。
這一點,也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能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
所以,與其一直尋找所謂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去發現:你的工作到底有沒有幫助到別人。或許這是離成功最短的路徑。
不會控制情緒,比素顏還可怕
讓自己保持幸福,你的笑容就會自然浮現,通過笑容傳達的幸福力量會讓對方覺得“我想見他,想和他一直說話”,雙方的溝通自然就能順利進行。
松浦認為,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和與人見面之前要先洗臉一樣,是基本的儀容整理。而控制自己情緒的最好方法,在于“總是認為自己是幸福的”。不論處于什么狀態,都心懷感激,就能成為一個大家都想靠近的人。
工作中,整理好情緒,就和打扮好自己一樣,是一件讓自己自信,也讓別人快樂的行為。
所以,想要心情好,就從“我覺得自己心情不錯”開始吧。
贊美那些不好相處的人
職場上總是有一些自己覺得不好相處的人,這時候,應該經常抱持“把光環留給他人”的意識;如果某個人的缺點你非常在乎,那就應該只注意他的優點,并適時加以贊美。
因為,如果你不斷放大他的缺點,就像給他戴了一朵烏云,但影響的是你的心情;而如果你給他戴一頂光環,最終受益的還是你,因為你會被它照亮。何必讓自己在烏云下,工作與生活呢?
贊美別人,自己的心情也會變好。
避免嫉妒,才能心情好
在書中,松浦大叔舉了一個日本相撲比賽中的典故:“八勝七敗”。
相撲力士在決定排名的“名人賽”中,要參加十五回合比賽。勝出八回便有資格晉級。因此,“八勝七敗”是最美妙的勝利,勝利者與失敗者都能感受到比賽的愉悅。
他說,維持相應的平衡,是世間萬事得以永續的秘訣。因此,有時候故意輸掉“比賽”,將勝利讓給對方,也是必要的。如此一來,就不會遭人嫉妒,就算偶爾會發生矛盾,也能在最小限度內化解。
當你覺得一切都太順利的時候,就故意讓自己小小跌一跤,把勝利讓給別人,嘗嘗失敗的滋味,既警示了自己,也給別人留出余地。比如:開會時不用處處表現,偶爾保持暫時的沉默,都是便捷的“跌倒”方式。
8:0和8:7,前者會讓你得到一個死敵,后者會讓你交到一個朋友,這或許是很多年輕人都忽視的職場智慧。
工作和生活要有所區隔
松浦大叔認為,一般人無法一直處于專注的狀態,有意識地規劃放松時間,注重規律生活和健康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工作的時候想放松,放松的時候卻還老想著工作。變成時時刻刻都在工作,而真正工作時又效率不高。
因此,一定要保證自己一天之中,有徹底放松的時間,不讓疲憊會積累,進而影響到第二天的工作。然后,在工作時間里就不要有一絲絲的懈怠,以“工作也要放松下”來讓自己陷入一個惡性的循環。
-8-
腳踩大地的踏實,最讓人幸福
”每一天都很戲劇化,每一天都會發生有趣的事情,那不過是幻想。“松浦大叔直截了當地說,每一天都持續進行一成不變而理所當然的工作,才是提升工作質量的最快捷方式。
只有腳踩大地,才能感覺到安全感,才能體會到幸福。一直幻想捷徑和云端的人,看似忙忙碌碌,其實都不過是在逃避人生。這或許便是日本匠人精神的核心。
他說,請放棄妄想,而越早放棄就越早能感受到工作的幸福,因為踏實前行才是快樂的本源。
“我深有感觸,所謂工作,并不是完成許多事,而是打造出屬于自己的模式,讓自己每一天都能保持高質量、樂在其中、不勉強的工作狀態。”
松浦大叔,40多歲才第一次上班。沒料到成為主編之后,就把一本瀕臨停刊的雜志《生活手帖》,改造成了一本能夠發行100萬冊的殿堂級生活指南。
他證明了懂得生活的人,一樣懂得如何工作;而無法幸福工作的人,或許在生活里也會一團如麻。
而在熊爺看來,我們大部分的性格、生活狀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都是在工作當中形成。(就算是家庭主婦,本質上也是一種工作)
所以,把工作當成
人生最重要的一場修行吧
而這場修行的目的
不僅僅是為了溫飽
更是為了學會做個幸福的人
每天的心情,都要美美噠
恩,明天早起看書
各位,晚安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