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既不愿意接受別人幫助,也不愿意搭便車的“蝸牛哥”雖然歷經艱辛往故里運送“移動的家”,但是對他來說或許這就是他覺得最有意義的事!
今天一大早說的最多的故事估計就是“蝸牛哥”。我看了文章,一遍又一遍,連續看了三遍,我看的目的倒不是說我的邏輯有多差,只是想知道大家看的是純粹的娛樂還是什么?
第一遍看完,我覺得我非常不舒服,因為我覺得大家可以把這位仁兄的故事搬上臺面來讓大家知道,不是為了娛樂,而是應該反思,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故事?真的是因為家庭的變故?還是自己的無奈?難道就沒有村干部來管這事兒么?
第二遍,我覺得其實很多人看這個新聞看的是“新鮮”,哇,以前聊過"蟻族",現在又有了“蝸牛哥”好牛掰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堅持不懈的仁兄,就為了一個目的“不停的往自己的故里搬移一個家”。沒有見到過的自然會覺得“新”和“鮮”,看過便作罷,因為還有更多類似的故事可以讓我們看,只不過又被記者們換了個名詞罷了。
當我看了第三遍的時候,我有些釋然了,對于“蝸牛哥”來說,他有目標,有計劃,還堅持不懈,我覺得自愧不如;或許,有些東西,我個人過于執著,但是對于一個有變故的人來講,可能最簡單的生活需求,便是他們最需要的;既不愿意接受別人幫助,也不愿意搭便車的“蝸牛哥”雖然歷經艱辛往故里運送“移動的家”,但是對他來說或許這就是他覺得最有意義的事!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