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畢淑敏
01
對一個女性最有害的東西,就是怨恨和內疚。
前者讓我們把惡毒的能量對準他人;后者則是掉轉槍口,把這種負面的情緒對準了自身。
你可以憤怒,然后采取行動;你也可以懊悔,然后改善自我。
但是請你放棄怨恨和內疚,它們除了讓女性丑陋以外,就是帶來疾病。
我有一個面目清秀的女友,多年沒見,再相見時,嚇了我一跳。
一時間張口結舌,不知說什么好。她倒很平靜,說:“我變老了,是吧?”
我囁嚅著說:“我也老了。咱們都老了,歲月不饒人嘛!”
她苦笑了一下說:“我不僅是變老了,更重要的是變丑了。對吧? ”
在這樣犀利洞見的女子面前,你無法掩飾。
我說:“好像也不是丑,只是你和原來不一樣了,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整個面目都不同了。”
她說:“你不知道我的婚姻很不幸嗎?我說,知道一點。”
我們常常說,某女人一臉苦相。其實,你到小姑娘那里看看,并沒有多少女孩子就是這種相貌的。
女子年輕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天真爛漫的。但是你去看中年婦女,就能看出幸福和不幸福兩大陣營。 ”
我說:“生活是可以雕塑一個人的相貌的,這我知道。但是,好像也沒有你說得這樣絕對吧?”
她堅持道:
是這樣的,不信你以后多留意。
到了老年婦女那里,差異就更大了。基本上就分為兩類:一種是慈祥的,一種是獰惡的。我就是屬于獰惡的那一種。
我不知如何接下茬,避重就輕說:“不過,我們在照片上看到的老年人,都是慈祥的。”
她說:“對啊。那些不慈祥的,根本活不了太久。比如我,很可能早早就告別人世。”
話說到這份上,我只好不再躲避。
02
我說:“那么你怎樣看待自己的相貌變化?”
她說:
我之所以同你講得這樣肯定,就是從我自己身上得出的結論。
因為我的婚姻不幸福,我又沒有辦法離婚,所以一直在怨恨和后悔中生活、煎熬著。對著鏡子,我一天天地發現自己變得尖刻和獰厲起來。
當然,這不是一天發生的,別人看不出來,但我自己能夠看出來。我用從自己身上得到的經驗去看別人,竟是百分之百的準確……
我看著她,說不出話來。在這樣透徹冷靜的智慧面前,你只能沉默。每當我想起她來,心中都漾過竹簽扎進甲床般的痛。
她所具有的智慧,是一種波光詭譎入木三分的聰明,猶如冰河中的一縷紅繩,鮮艷地凍結在那里,卻無法捆綁住任何東西。
我愿意把她的心得轉述在這里。女人會不會因為心理不健康而變丑,我不敢打包票。
因為心理不健康而導致身體上的病患,卻是千真萬確的。
為了不得病,為了不變丑,人們只有更多地讓愛意充滿心扉。
03
人有煩惱是正常的。
如果你的期待沒有實現,想要的東西不能得到,包括被人誤解,一個人長久地孤獨寂寞……都容易讓人產生迷茫、失落、委屈、喪失感等負面情緒。
我個人認為,這可能便是煩惱的根源。你得記住,人一定不可能什么都得到,這是鐵律。
倒不是說一定要時時壓抑欲望,想是可以想,如果達不到,你要放下,學會釋然。
煩惱既然不可能完全避免,那就學會妥善安置煩惱,與它共存好了。
煩惱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不能讓它大到將自己整個人生染成灰暗,不能讓它全面惡化自己的人際關系,而是要學會讓煩惱局限化。
比如愛情這件事,如果它不指向安全感,也不指向一生的幸福,它只是你此刻一種非常沉浸的自得其樂的感受,那你就不能要求它長遠。
如果想長遠,一定需要其他因素,比如兩個人要互相真誠地愛。
如果對方就是一個壞人,永遠不能回報你以真心,你的愛是繼續還是收手不愛?
如果你愿意繼續痛苦地自虐式沉浸下去,后果自負好了。
如果你想追求的是快樂,是長久的幸福和安全感,就要懂得放棄這段情感關系。有時,時間可以幫助我們。
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虛偽的、不堅實的東西,或者原來迷茫的東西會慢慢清晰起來。
但這個過程中:
第一,要保證自己不得抑郁癥;
第二,不要去觸碰法律做傷害自己和傷害他人之事;
第三,我們不要允許傷口永遠流血,那會使人元氣大傷。
要懂得止血,要相信自己有療愈的本領,有從痛苦中復原的力量。
-作者-
畢淑敏,作家,心理學博士,代表作有《紅處方》《血玲瓏》《拯救乳房》《女心理師》《鮮花手術》。本文摘自《畢淑敏心理咨詢手記》。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