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里寫過這樣一句話: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二十歲的青春,確實是每個人生命中的黃金時代,沒什么東西能阻攔我們的精氣神,哪怕是生活。
可是我們都把二十歲出頭的年紀想的太美好了,實際上你每跨出去一步,周身都會有無數個手來拉扯你,阻止你。
你想自由,沒有完全的自由。你想要夢想,夢想也被現實拖住。想要愛情,喜歡的人卻不一定喜歡自己。
二十歲,已經到了一個該重塑自己的年齡。
02
回憶起過去,我經常會對自己感到失望。因為過去的我一直以來都活得太“乖”了,換句話說,我就是同學老師眼里的“乖寶寶”。
上學那會兒,每天就是學校和家兩點一線,沒有太多課余活動,沒有太多興趣愛好,同班同學叫我去聚餐,我覺得晚就拒絕,大家叫我去唱歌,我覺得人多太吵也拒絕。
聽到別人講笑話時會笑得很開心,但我永遠是坐在一旁傻笑的那個,輪到我講笑話的時候,空氣立馬像是凝固住了似的。
于是我拼命想讓氣氛看起來不那么尷尬,最后卻因為講話用力過猛,反倒惹得大家越發覺得尷尬。
過去的我,作風過于老實和乖巧,反而失去了一個年青男生應該有的朝氣和生動。
可如今大家再看到我時,對我的評價會是“炮哥你好幽默啊”,“炮哥你懂得真多”。每當聽到這些評價,我都會在心里感動,甚至是竊喜。
因為我知道,我正在慢慢的從過去的身體里面脫離出來。
03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觀點:“你要學會為自己的未來花點錢。”在你能夠支配的基礎上,每個月抽出5%用于投資你的未來,雖然看起來沒有多少錢,但你永遠都預料不到,那點投入能給你帶來多大的回報。
對于我們來說,每個月若只能剩下100塊,該怎么投資自己的未來?
舉幾個例子吧:
如果你覺得自己在審美上有欠缺,怎么打扮還是很土,那么就每月訂閱幾本服裝雜志學習一下常規配色和服裝搭配,學習一下化妝和基本禮儀。一年下來,至少會讓你在買衣服這件事上少走很多彎路,在外貌上煥然一新。
如果你覺得自己頭腦很空,出口無章,那就去給自己辦一張借書卡或者每個月給自己買幾本書,認真讀,仔細分析并有文字產出,并積極與人分享所得。一年下來,你的眼界會比之前寬廣不少。
如果你想學一些實用的技術或者技能,網上有很多開放資源,很多免費的學習網站,比如MOOC,比如網易公開課,或者買一些付費的課程,有的甚至可以為你頒發證書。堅持一年下來,如果再玩起PPT或者做起H5,會厲害很多。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英文口語和詞匯量,在網上買幾本帶光盤的英文雜志,跟著原文朗讀(推薦“影子讀法”),并且搞懂詞句的意思。堅持一年下來,你的口語,至少是語音語調會有很大進步。
有的人攢了很久的錢買一把死貴的吉他,天天沒命地練,別人說你天天練有用嗎?就你這樣還想做文藝青年。
可等到某天他站上舞臺展現出一場完美表演的時候,那些質疑的人都會閉嘴。
我特別喜歡的財經作家吳曉波老師在一封寫給女兒的信里寫:
“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每個國家、每個時代、每個家庭的年輕人都有權利去追求自己所喜歡的未來。所以,如果你僥幸可以,請千萬不要錯過。”
很多東西,先決條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后天自己給自己創造的條件。
你現在的樣子,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是過去的自己塑造出來的
04
蔡康永曾在一個節目里說過,15歲覺得學游泳難,放棄學游泳,到了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學英文很難,放棄學英文,28歲出現了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心動的人和事,錯過風景。
天賦這件事情,本身就因人而異,從不會有絕對的公平,出身貧窮或富貴,也都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可是每個人都有追求夢想的平等的權利,到了二十多歲,是可以給自己創造機會去改變現狀的。
真心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不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再小的阻礙也成為了理由。
不要光顧著羨慕,卻無動于衷。要記得,成為想成為的人,不要只是說說而已。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