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全世界
你是否常常在物質的世界中,迷失方向?
你是否常常陷入未知的恐懼中,裹足不前?
你是否不敢放任自己的感受,在壓抑中度日?
這一切,是你想要的人生嗎?
音樂人高曉松在回想自己從小到大的生活時,是這樣描述幸福的秘訣:人生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應該有遠方。生活需要旅行,能走多遠走多遠。
踏上遠方的路,細細品味別樣的人生。正如電影《天堂電影院》中,老年人對年少的多多說的: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全世界。
【二】
旅行,結識人生中的摯友
既然生活需要旅行,那么旅行會讓生活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俗話說:“人之相知,貴在知心”。但如今社會的復雜性,讓純真的友誼越發凸顯珍貴。然而,在旅途中,旅伴之間往往可以放下戒心,拋卻利益,卸下偽裝,因而,彼此間更能形成默契,從而成為真心朋友。
專欄作家張輝曾這樣回憶,他在旅途上結識的朋友:
當我踏上人生中第一次長途旅行,和我一起出行的朋友中,其中就有一個堪稱我一生摯友的朋友。我們到現在還保持著密切的聯系。每當人生遇到困惑的時候,我在家人之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與他交流,會使我的內心放松很多。
變化之一:旅行,讓你結識人生中的摯友。
【三】
旅行,遇見更好的自己
一次,作家蔣勛帶著他的朋友去吳哥窟旅行。到了當地,他的朋友下車后集體嚇了一跳,說:“我們說家徒四壁,表示什么都沒有,他們卻連壁都沒有。”可是,當后來蔣勛看到當地的男男女女從田里回來,再到河里潑水、唱歌。那一刻,蔣勛才發現他們才是最富有的人群。他也認識到:一個人是否富裕不是靠物質來衡量的。
在旅行的過程中,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感悟?
當你驅車到達陡峭的山頂,俯看山底下渺小的蕓蕓眾生,你還會揪住自己的過去堅決不放嗎?
當你迷失在山路之中,冷靜思考最終找到出路時,你還會認為自己力量是那么微不足道嗎?
或許,我們每個人對事對人都摻雜著自己的偏見,可是,旅行可以讓你慢慢修正自己的偏見。也許在路上的某個時候,你會對自己說:“何必為瑣事而煩,我的人生,其實還不錯”,或者“如果我拿出勇氣面對生活,憂愁的這些事情也就能迎刃而解了吧。”
變化之二:旅行,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四】
旅行,不是為了離開,而是為了重新開始
主持人梁冬在05年受李彥宏邀請加盟百度,全面負責市場宣傳工作。這是一個電視人的華麗轉身。然而,兩年后,梁冬決然離開了百度,創立起了正安中醫,全心致力于中國古老中醫學的傳承研習之中。
是什么力量讓他做出了如此重大的轉變?
原來,是一次機緣巧合的印度之旅。在印度德里街頭,梁冬看到印度人的慢生活;在克久拉霍,他看到很小的男孩也有著自己的信仰;在瓦萊納西,他看到了每個印度人臉上的虔誠,對于當下自己所做的事情,他們一目了然。
旅行是很大的反省,它會讓你通過觀察對比,來檢討自己的生命意義和價值。或許,有一天,你會在不經意之間,在印度街角那個站著白牛的小吃店,或在約旦深谷里那個趕著山羊的老婦面前,遇見那個你最想成為的自己。那個你,卸下了在都市叢林里背負的重重鎧甲,活力蓬勃,宛若新生。
變化之三:旅行,不是為了離開,而是為了重新開始。
【五】
旅行,不是單反+偽文藝
既然旅行可以讓我們受益良多,那么,我們應該用怎樣的狀態參與其中呢?
K小姐原在北京工作,由于工作不順利,請了年假去旅行,本想趁著放松好好思考下工作中相關問題。可到了西藏,她每天睡到自然醒,接著便帶上單反出門溜達,一路上除了舉著單反拍攝各種鏡頭外,便再無其他舉動。到了晚上,她就在住處整理一天的拍攝成果,然后發布到各類社交平臺。如此重復了一天又一天,到了旅程的最后一天,她收拾了背包,在朋友圈寫了一句就返程了:經歷許多,人生因西藏而改變。
這不就是當下許多年輕人旅行途中的真實寫照嗎?K小姐的人生真的因為旅行而改變了嗎?一定是沒有的。她的旅程,不過是安慰了她自己。
要想讓旅行變得有意義,你需要將行為常態化。旅行,不是單反+偽文藝,而應該是消化、沉淀心緒的過程。
【六】
旅行,先從內心出發
你知道,人生除了茍且還有遠方;你知道,旅行需要擁有常態的行為。可是,你仍是握著一顆想要出走的心,卻依然在原地逗留。
或許,你會說:
我還沒有畢業,沒有攢夠錢去旅行;
電視上曾采訪過一個14歲的蘇格蘭小孩。小小年紀卻已踏足多個歐洲國家。是父母的資助嗎?不是。小男孩每學期都會在學校打掃廁所,掙到了錢,他就會去歐洲旅行。途中錢花完了,他也絲毫不害怕,拿起風笛在街上賣藝賺錢,以此完成旅程。
或許,你又會說:
我天天在上班,沒有假期去旅行。
某時尚編輯的出游文章曾在網上大肆流傳,大家紛紛羨慕她的職業,可以借助上班時間跑遍全球。然而,不久后,該編輯在博客上發布了一篇文章。文章中,她告訴了大家,她各地的旅行并非公差,而是靠著她周末的雙休、正常的公假與年假的調配換取來的。
旅行,需要先從內心出發。堅定了內心,也就沒了阻擋行動的借口。你是否也有環游世界的夢想?你的夢想還掛在墻上嗎?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