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決定要做一個出色的獵人,因此他找了一條健壯、兇猛、反應迅捷的獵狗來和他一起創業。
但是,這條狗實在是……
獵狗將兔子趕出了窩,一直追趕他,追了很久竟然沒有捉到!
一只牧羊在旁譏笑說:你們兩個之間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
獵狗回答說:我僅僅為了一頓飯而跑,他卻是為了性命而跑呀!
需求決定目標
獵人想:獵狗說的對啊,那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獵物,得想個好法子。
于是,獵人又買來幾條獵狗,凡是能夠在打獵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幾根骨頭,捉不到的就沒有飯吃。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問題又出現了.大兔子非常難捉到,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獎賞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頭差不多,有一些獵狗們善于觀察發現了這個竅門,專門去捉小兔子。
這一招果然有用,獵狗們紛紛去努力追兔子,因為誰都不愿意看著別人有骨頭吃,自已沒的吃。
慢慢的,大家都發現了這個竅門,大家都去捉小兔子了。
獵人以為這些獵狗的技術不過關,于是專門針對他們開辦了“如何快速捕捉大兔子”的專業訓練。
經過訓練之后,獵人發現獵狗捉的兔子仍然質量不高。
獵人就問獵狗這是為什么呢?
獵狗們說:反正沒有什么大的區別,為什么費那么大的勁去捉那些大兔子的呢?
激勵導致動力
獵人經過思考后,決定不將分得骨頭的數量與是否捉到兔子掛鉤,而是采用每過一段時間,就統計一次獵狗捉到兔子的總重量.按照重量來評價獵狗,決定一段時間內的待遇。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