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裁行為修煉準則之一:人事修煉
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一個總裁(總經理)的行為定位問題。任何一個組織,純粹就其崗位性質以及所承擔責任的重要性而言,領袖的影響力都是第一位的。
我不想鼓吹英雄創造歷史,這是我們曾經不屑、曾經批判過的東西。但我想,一個杰出的領袖對于一個組織的巨大作用是不能視而不見的,它也絕非中國特有國情。因此,一個杰出的總裁對于企業當然必不可少。那么,杰出的總裁標準是什么?他應該以怎樣的行為來維護企業團隊的完整呢?
一個企業的成長其實就是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人長一分事業就長一分,企業家長一分企業就成長一步。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的總裁和較小規模的企業的總經理,其核心的一個行為區別就是小老板管事,大老板管人,而企業總經理(或總裁)的行為修煉就是如何從管事過渡到管人,更重要的是怎么管人,及管人管什么。
首先是管人的問題。也許管人這個概念在這個鼓勵溝通的社會會讓人覺得刺耳,或者多少會讓人覺得觀念落后。但我想,它依然是不可回避的。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一個企業,你只要有10個人以上的隊伍,就會有管人的問題。你總要有一些制度,有一些紀律。這是一個企業保持其組織完整最基本的事情。否則,沒有制度沒有紀律的企業就會是烏托邦,就會是一盤散沙。那么,一個企業的總裁在其管人這項工作內容里,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這些制度與紀律建立起來并使之成為企業員工隊伍的行動準則。我們不妨把這樣的工作內容叫作”建標準“。很多企業在規模小的時候,總經理管人習慣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法,言傳身教,告訴每一個人什么事情能干什么事情不能干等等。企業到達一定規模,這種”人治“的方法或者叫”人管人“的方法就不行了。員工人數多了,總裁天天都與人談話,一年也見不了一半數量的員工。用標準來管人、約束人便成為總裁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但是,我們有一些企業的總裁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從企業很小的時候一路摸爬滾打走過來,習慣了自已依靠經驗去管人,不習慣建立共同的標準。或者即便建立了標準也難以持之以恒去實行,使制度與紀律形同虛設,導致團隊精神建立不起來。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