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相交之時,家門口的一棵柿子樹被一場罕見的大風攔腰吹斷了。那棵樹枝繁葉茂,果實累累,每年都給當時不富裕的家庭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所以很是讓人心痛。我當時少不更事,便問正在對樹嘆息的祖父,冬天風也好大啊,還那么冷,它怎么就沒被吹斷呢?祖父說,這樹虧就虧在了結果太多,枝葉太旺,招風啊。我當時聽得似懂非懂,并不完全明白祖父話中的意思。
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的事情漸多,才慢慢體會到祖父話中的意味。柿子樹在夏秋之際的斷折,是因為它在最為繁華的時節,背負了太多的沉重,就像英雄往往魂斷于盛年。而在深秋或寒冬,華葉落盡,果實卸下,生命開始簡單而平靜,再面對風霜雨雪的襲擊時,就顯得無畏無懼,寧靜泰然了。
在人的一生中,也會有許多的追求,許多的憧憬。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銘心的愛情;追求金錢,追求名譽和地位。有追求就會有收獲,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擁有很多。有些是我們必需的,而有些卻是完全用不著的。那些用不著的東西,除了滿足我們的虛榮心外,最大的可能,就是成為我們的一種負擔。
古人有句話叫“大道至簡”,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越是真理的就越是簡單的”。
的確,古往今來,那些真正健康長壽的人,那些人格高尚,具有愛心,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給人類社會留下精神財富的人,無不生活簡樸,思想單純專一。在世人眼里,他們看起來也許并不怎么聰明,甚至會有些傻里傻氣。實際上他們只不過是大智若愚,自覺淘汰了對他們來說多余的東西罷了。
智者的簡單,并非因為貧乏或缺少內容,而是繁華過后的一種覺醒,是一種去繁就簡的境界。
曾經讀過一本美國詩人的傳記,他一生都住在旅館里,拒絕房子等他認為是負擔的東西。他不斷地從一個地方旅行到另一個地方。他的一生都是在路上,在各種交通工具和旅館中度過的。當然他并不是沒有能力為自己買一座房子,這是他選擇的生存方式。后來,政府鑒于他為文化藝術所作的貢獻,也鑒于他已年老體衰,決定免費為他提供住宅,但他還是拒絕了。理由是他不愿意為房子之類的麻煩事情耗費精力。就這樣,這位特立獨行的行吟詩人,在旅館和路途中度過了自己的一生,直到90多歲時逝世。他死后,他的朋友為他整理遺物時發現,他一生的物質財富,就是一個簡單的行囊,行囊里是供寫作用的紙筆和簡單的衣物。而在精神財富方面,他給世界留下了十卷優美的詩歌和隨筆作品。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