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沒有耐性,面對一次次的失敗,灰心喪氣,止步不前,輕易放棄。殊不知,如果再堅持一分鐘,也許成功就會屬于他們了。下面一例,會使你受到啟發。
著名推銷商比爾·波特在剛剛從事推銷業之初,屢受挫折,但他硬是一家一家地走下去,終于找到第一個買家,成了一名走街串巷的英雄。如今的他,成了懷特金斯公司的招牌。比爾·波特告訴我們:“要看到積極的一面,沒有實現理想之前永遠不要放棄。”
他是美國成千上萬銷售人員中的一員,與其他人相同的是,每天早上起得很早,為一天的工作做準備;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他要花三個小時到達要去的地點。
不管多么痛苦,比爾·波特始終堅持著,工作就是比爾的一切,他要以此為生。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工作也是比爾價值的重要體現,而這種價值曾經被世人忽視過。多年以前,比爾就認識到必須做出選擇:要么被當作廢物,要么去工作。他選擇了后者,成了一個推銷員。
比爾出生于1932年。媽媽生他的時候難產,大夫用鑷子助產時不慎夾碎了比爾大腦的一部分,結果導致他的大腦神經系統癱瘓,這種紊亂嚴重影響了比爾的說話、行走和對肢體的控制。長大后,人們都認為他肯定在神智上存在著嚴重的缺陷和障礙,州福利機關將他定為“不適于被雇用的人”。專家們說他永遠都不能工作。
比爾能有今天應當感謝媽媽,她一直鼓勵比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一次又一次地對比爾說:“你能行。你能夠工作、能夠獨立。”
比爾得到媽媽的鼓勵后,開始從事推銷工作。他從來沒有將自己看作“殘疾人”。開始時,他向福勒公司提交了一份工作申請,但該公司拒絕了,并說,他根本無法完成公司的業務。幾家公司都做出了同樣的判斷。但比爾堅持了下來,發誓一定要找到工作,最后懷特金斯公司很不情愿地接受了他,同時也提出一個條件:比爾必須接受沒有人愿意承擔的波特蘭、奧根地區的業務。雖然條件非??量蹋吘故莻€機會,比爾欣然接受了。
1959年,比爾第一次上門推銷,猶豫了四次,才最終鼓起勇氣摁響了門鈴。開門的人對比爾推銷的產品并不感興趣。接著是第二家,第三家。比爾始終把注意力放在尋求更強大的生存技巧上,所以即使顧客對產品不感興趣,他也不感覺灰心喪氣,而是一遍一遍地去敲開其他人的家門,直到找到對產品感興趣的顧客。
他的生活幾乎重復著同樣的路線。每天早上,在他上班的路上,比爾會在一個擦鞋攤前停下來,讓別人幫他系一下鞋帶,因為他的手非常不靈巧,要花很長時間才能系好;然后在一家賓館門前停下來,接待員給他扣上襯衫扣子,幫他整理好領帶,使比爾看上去更精神一些。不論刮風,還是下雨,比爾每天都要走10英里,背著沉重的樣品包,四處奔波。那只沒用的右胳膊蜷縮在身體后面。這樣過了3個月,比爾敲遍了這個地區的所有家門。當他做成一筆交易時,顧客會幫助他填寫好定單,因為比爾的手幾乎拿不住筆。
出門14個小時后,比爾會筋疲力盡地回到家中,此時他關節疼痛,而且偏頭痛還時常折磨著他。每隔幾個星期,他就打印出訂貨顧客的清單,由于只有一個手指能用,所以這項簡單的工作常常要用去他10個小時的時間。每天深夜,當把一天的工作全部做完后,他將鬧鐘定在4點45分,以便早點起床開始明天的工作。
一年年過去了,比爾負責的地區的家門越來越多地被他打開了,銷售額漸漸增加。他上百萬次地敲開了一扇又一扇門,最終成了懷特金斯公司在西部地區銷售額最高和銷售技巧最好的推銷員。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