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那年,一場疾病讓她成了盲人。父母抱著襁褓中的她淚流滿面,絕望地哀嘆:“可憐的孩子,她這一生可怎么過呀!”雙目失明的人,內(nèi)心總是特別敏感,當她漸漸長大,意識到自己與常人不一樣后,開始大哭大鬧。哭鬧聲令父母心碎。
親人們以百般的寵愛來彌補對她的虧欠。她任性、孤僻、郁郁寡歡,對家人的依賴與日俱增。6歲的一天,外婆拉著她到外面玩,因為很小的事情,她變得極不開心,又撒起潑來,無理取鬧。年邁的外婆嘆氣說:“孩子,你總是這樣,將采會害人的。”“什么叫會害人?”“就是拖累人,成為別人的累贅!”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也激起了她強烈的逆反心理,“我才不會害人。我眼睛看不見,但我有雙手,有大腦,有耳朵,決不會成為別人的累贅,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她氣憤地回答。正是外婆的無心之語,改變了她的人生態(tài)度,她開始尋找自己人生的價值。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短跑竟然不輸給正常女孩,于是萌發(fā)了第一個夢想:跑進國際賽場。14歲那年,她進入盲校讀書,也開始了正規(guī)的體育訓練。教練對她的要求非常嚴格,每天都要她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繞著運動場跑8圈,如果哪一爵超時則從頭再跑。9月的天氣,溽濕悶熱,當她跑完第3圈后,整個人晃晃悠悠的,感覺要虛脫了。此時,她的耳畔突然響起外婆的那句話:“你將來會害人的。”“我不能害人,我要成功,我必須付出比別人多十倍百倍的努力!”一個強烈的信念支撐著她頑強地跑下去,她咬緊牙關(guān),繼續(xù)邁動步伐。熬過最艱難的歲月后,她也煉成了鋼,一路跑進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亞運賽場上,她威風八面,銳不可當,連連摘金奪銀。當國歌響起時,站在獎臺上的她聆聽觀眾如潮的掌聲,心里暗暗自語:我不比任何人差。
然而,冠軍的光環(huán)畢竟是短暫的。在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后,她開始繼續(xù)尋找安身立命之本。出于對外語的興趣,她決定學習英語,將來做一名翻譯。她興致勃勃地報名參加外語培訓班,但人家知道她是盲人后,全都婉拒了。她的心再次被刺痛,“難道盲人就學不好外語?難道我真的注定要成為別人的負擔?”她不服氣,既然沒人愿意教她,那就自學:既然看不到,那就聽。憑借驚人的毅力,她每天堅持收聽英語廣播,日積月累,口語和聽力水平大幅提升。2005年,她再次報考著名的南京外國語學校,校方要求她先跟班試聽。
3個月過后,她出色的表現(xiàn)征服了學校,終于成了該校建校以來第一個盲人學生。有了好的平臺,她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在同學們上網(wǎng)、泡吧的時候,她仍孜孜不倦地學習,先后刻苦攻讀了英語、西班牙語、瑞典語3門外語。她不俗的經(jīng)歷加上優(yōu)異的成績打動了數(shù)所中外名校,2007年6月,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幾乎同時向她發(fā)來了錄取通知書。
她叫吳晶,江蘇泰興的一個普通女孩,目前正就讀于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并幸運地當選為瑞典盲人協(xié)會董事。面對記者的采訪,吳晶說出了一句令人震驚的話:“感謝上天讓我成為盲人,催我奮進,讓我能夠心無旁騖、堅韌不拔地做事情,頑強地‘做自己’。”
因為殘疾,吳晶失去了許多正常女孩能享有的“樂趣”:她不能到舞廳蹦迪到深夜,她不能背著父母和網(wǎng)友偷偷約會,她不能為了一件漂亮的衣服、一支可心的口紅逛到商店關(guān)門打烊……但正是這種不幸,卻讓她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更加堅強和奮進,反而取得了令人贊嘆的成功。清楚地認識自己,不向命運低頭,勇于在困境中磨礪自己,每個普通的人都有可能破繭成蝶!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