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成功的路有多遠,誰都不知道,成功的路有多難,誰也不明了,用心去攀登,就什么都不怕,努力邁向前方,成功就進一步,加油!勵志故事網的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涵義深遠的勵志哲理小故事3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故事1 兩個人過沙漠的故事:弱者的等待
兩個士兵結伴穿過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個人中暑生病,不能行動。剩下這個健康而又饑餓的人對同伴說:“好吧,你在這里等著,我去尋找水源。”他把手槍塞在同伴的手里說:“槍里有五顆子彈,記住,三個小時后,每小時對空鳴槍一聲,槍聲指引我,我會找到正確的方向,然后與你會合。”
兩人分手后,一個充滿信心地去找飲水,一個滿腹狐疑地臥在沙漠里等待。他看表,按時鳴槍。除了自己以外,他很難相信還會有人聽見槍聲。他的恐懼加深,認為那同伴找水失敗,中途渴死。不久,又相信同伴找到水,棄他而去,不再回來。
到應該發第五槍的時候,這人悲憤地思量:“這是最后一顆子彈了,伙伴早已聽不見我的槍聲,等到這顆子彈用過之后,我還有什么依靠呢?我只有等死而已。而且,在一息尚存之際,兀鷹會啄瞎我的眼睛,那是多么痛苦,還不如……”他用槍口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扣動扳機。
可是不久,那提著滿壺清水的同伴領著一隊駱駝商旅循聲而至,他所找到的是一具尸體。
【感悟】
生活中的弱者,很多時候在事情尚未完全失敗尚有轉機的時候,就自認失敗,因此,弱者的失敗,其實多是自身的失敗。
故事2 兔子的導師
兔子坐在山洞的洞口打字。
突然一只狐貍跳到它的面前:“我要吃了你!”
兔子說:“別忙,等我把學士論文打完!”
狐貍很奇怪:“什么學士論文?”
“我的論文是《兔子為什么比狐貍更強大》。”兔子一本正經地說。
狐貍大笑起來:“這太可笑了,你怎么會比我強大?!”
兔子仍然一本正經:“不信你跟我來,我證明給你看。”它把狐貍領進山洞,狐貍再也沒有出來。
兔子繼續在洞口打字。突然一只狼跳到它的面前:“我要吃了你!”
兔子說:“別忙,讓我把學士論文打完!題目是《兔子為什么比狼更強大》。”
狼大笑起來:“你怎么敢說自己比我強大?!”
“真的,我可以證明!”兔子領著狼走進山洞,狼再也沒有出來。
兔子繼續在山洞口把它的論文打完,然后拿著論文走進山洞,交給一頭打著飽嗝的獅子。
【感悟】
這個故事很具現實意味。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心理。是啊,論文的標題并不重要,論文的內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兔子的導師是獅子。可是兔子如果不從自身強化自己,獅子會很長久的保護它嗎?
故事3 孟母三遷的故事
孟子自幼喪父,全靠母親一個人含辛茹苦把他撫養成人。被后世稱為“亞圣”的孟子,其實小時候非常頑皮淘氣。為教育他學好,孟母花費了很多心思。
起初,孟家住在一所公墓附近。埋葬死人的事情孟子看得多了,便學著玩挖墳、抬棺材、埋死人一類的游戲,有時甚至還學著送葬的人哭號。看著兒子整天玩這種把戲,孟母感到這樣下去對兒子的成長不利。思來想去,孟母決定搬家,使兒子遠離這種環境,讓他的身心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新居所靠近集市,孟子成天接觸的是一些競相牟利的商人,便又學著商人的樣子做起經營買賣的游戲,并對商人賺錢的一套辦法羨慕起來。孟母覺得這個地方對兒子的成長同樣不利,于是再一次搬家,搬到一所學校的旁邊居住。自此,孟子才開始學習詩書禮儀,逐漸懂得禮貌且要求上進了。這下子,孟母可高興了,認為這個地方對兒子的成長大有好處,于是便在這個地方長期定居下來。后人又稱這個故事為“三遷之教。”
【感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身邊的環境,對于一個人的學習成長至關重要。何況一個求知欲旺盛,卻又不分是非的小孩兒。為人父母者,為自己者,請慎重選擇你所處的環境以及你所交往的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