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說話的技巧很重要,有時候,寥寥數語就能反敗為勝;有時候,一句話就能挽救殘局;有時候,一句話就能讓人轉怒為喜。勵志故事網的小編給大家精選了4則小故事帶感悟,教你說話的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故事1 “我們隊員個個貪得無厭”
一位石油鉆井隊長,贊美他的隊員們說:“當滾滾的原油冒出地面時,我們隊員個個垂涎三尺,貪得無厭,恨不能一下子把地下的原油‘喝’個干!”
垂涎三尺和貪得無厭,原意是見了別人的東西就眼紅,貪婪不滿足。這位隊長巧妙借用,夸大其詞,表達弦外之音,贊美石油工人多做貢獻,忘我工作的奉獻精神。
【感悟】
這種贊美,猶如放大鏡,使抽象變具體,言有盡而意無窮。
故事2 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沒
在鎮壓太平軍的行營中,一次,曾國藩用完晚飯后與幾位幕僚閑談,評論當今英雄。他說:“彭玉麟、李鴻章都是大才,為我所不及。我可自許者,只是生平不好諛耳。”一個幕僚說:“各有所長: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敏,人不能欺。”說到這里,他說不下去了。曾國藩問:“你們以為怎么樣?”
眾人皆低首沉思,忽然走出一個管抄寫的后生來,插話道:“曾帥仁德,人不忍欺。”人人聽了齊拍手。曾國藩十分得意地說:“不敢當,不敢當。”后生告退后曾氏問:“此是何人?”幕僚告訴他:“此人是揚州人,入過學(秀才),家貧,為事還謹慎。”曾國藩聽后就說:“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沒。”不久,曾國藩升任兩江總督,就派這位后生去揚州任鹽運使了。
【感悟】
贊美別人,掌握尺度是最關鍵的。
故事3 我本來準備一百頂高帽
清代京城有一位大官,特別會奉承人,一次由于種種原因出外做官,臨走之前,去拜別老師,老師告誡道:“在外邊做官也不容易,一切事必須小心謹慎。”這位大官很自信地說:“我準備了一百頂高帽,逢人便送一個,應該不會有不愉快的事。”老師聽了,大怒道:“我輩都是剛直清正之人,何必那樣做!”大官忙說:“天下像老師這樣不愛戴高帽的人能有幾個?”老師點點頭說:“你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大官告別老師,出門對人說:“我本來準備一百高帽,現在剩下九十九頂了。”
【感悟】
人性中有一種接受贊美的虛榮。人們都鄙視那些獻媚者,可當那些贊美的話兒飄到自己的耳朵里時,那也是舒服得很呀!所以,中國古代宮廷,無論多么清明,其中都少不了幾個一無是處,惟能拍馬的弄臣。
故事4 此行大有收獲
查爾斯在紐約一家大銀行做行政管理。他奉命寫一篇有關某公司的機密報告。他只知道有一家工業公司董事長擁有他需要的資料。查爾斯便去拜訪這位董事長。當他走進辦公室時,一位女秘書從另一扇門中探出頭來對董事長說,今天沒有什么特別的郵票。“我替兒子收集郵票。”董事長對查爾斯解釋。
那次談話沒有結果,董事長不愿意提供任何資料。查爾斯回來后感到十分沮喪。然而幸運的是,他記住了那位女秘書和董事長所說的話。第二天他又去了。讓人傳話進去說,他要送給董事長的兒子一些郵票。董事長高興極了,用查爾斯的原話:“即使競選國會議員也沒有這樣熱誠!”他緊握我的手,滿臉笑容。“噢,喬治,他一定喜歡這張。瞧這張,孩子準把它當作無價之寶!”董事長連連贊嘆,一面撫弄著那些郵票。整整一個小時,我們談論著郵票。奇跡出現了:沒等我提醒他,他就把我需要的資料全都告訴了我。不僅如此,他還打電話找人,把一些事實、數據、報告、信件全都提供給我。出門我便想起一句一個新聞記者常說的話:“此行大有收獲!”
查爾斯滿載而歸。他并沒有發現什么新的真理,遠在耶穌出生的100年前,著名的老羅馬詩人西拉斯就已說過:“你對別人感興趣,是在別人對你感興趣的時候。”
【感悟】
如果你想要別人歡迎你,你就該記住一個信條:對別人真誠地感興趣。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