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 法捷耶夫和杰克倫敦
滿足于已取得的成績不僅會使人停滯不前,喪失進取心,而且還會釀成悲劇。
法捷耶夫二十九歲時就名震蘇聯文壇,并以《青年近衛軍》一書,坐上了蘇聯作協主席的交椅。然而,在他后來的歲月里,他就忙著出訪、開會、作報告去了,一生中再也沒有寫出一部作品。
杰克倫敦也是一個典型,他寫出了《馬丁伊登》后,名聲鵲起,財源滾滾,不僅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建起了別墅,而且在大西洋海濱購置了豪華游艇。然而功成名就之后,他沉浸在享受之中,不思進取,長期脫離創作,厭倦、空虛、落寞和無聊也接踵而至。1916年,他在自己的大別墅里開槍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感悟】
生活中,一些極富潛力的人滿懷希望地出發,卻在半路上停了下來,滿足于現有的溫飽和生存狀態,然后庸庸碌碌地度過余生。對于一個滿足現狀的人來說,他沒有任何更好的想法、更美的愿望,他不知道是不滿足造就了人類偉大的精英。
故事2 山田本一的長跑訣竅
1984年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山田本一獲得世界冠軍。有很多人為此質疑。兩年后的意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他再次獲得冠軍。
馬拉松賽是體力和耐力的運動,只有身體素質好又有耐性的人才有望奪冠,爆發力和速度都是次要因素。
山田本一又是怎樣獲得成功的呢?在接受采訪中他這樣說:每次比賽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志是一棵大樹;第二個標志是銀行;第三個標志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比賽的終點。比賽開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沖向第一個目標,等到達到第一目標后,又以同樣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四十多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么幾個小目標輕松跑完了。
山田本一成功的奧秘就在于將最終目標分成幾個小目標,在每一個小目標中以最飽滿的激情和動力來完成,從而達到最后的勝利。
【感悟】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很多人之所以半途而廢,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難度較大,而是總覺得成功離我們較遠。確切地說,我們不是因為失敗而放棄,是因為倦怠而失敗。
熱門專題:- 评论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