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Days, CEE is coming!——新東方名師帶你零距離突破高考語數(shù)外重難點
五一剛過,高考的緊張氣氛愈來愈濃,模考一輪接著一輪,對于現(xiàn)階段復習來說,需要明確自己的備考策略來提高復習效率。如果把第一輪復習叫做“知識篇”,第二輪復習叫“方法篇”,那么,如今的第三輪復習就應該被稱為“策略篇”。在距離高考不到一個月之際,我們特邀上海新東方學校優(yōu)秀教師,高考語文主講華芳、英語主講王可、英語全科主講扈駿、文理科數(shù)學主講陶嘉淼,帶考生突破語數(shù)外各科難點與重點。
語文: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
●華芳老師,距離高考還有一個月的時間,語文如何復習才能更加有效?
華芳:復習就是要講究好輕重緩急。建議考生著重分析手頭的一模卷,其實語文是最講究技巧、最能短期提高的科目。我的建議還是依據(jù)“短板原則”,簡單來講就是搞清楚語文拖分題型是什么,之后對癥下藥,比如古文不好復習古文,現(xiàn)代文不好就著重現(xiàn)代文;然后在二模完成后,根據(jù)二模情況再調(diào)整具體復習規(guī)劃。
●您編寫的教材曾壓中2011年高考作文題,作文部分怎樣才能讓閱卷老師給高分呢?找什么素材比較容易得高分呢?
華芳:我教的是上海卷,簡單講一下。上海卷比較喜歡“結構表述議論文化”,文章結構體現(xiàn)議論文的思辨和邏輯性,而表達則要求“散文化”,也就是要有文采,適當引述名人名言、古詩詞,使用排比等等,都會很吸引老師的眼球。考生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博取閱卷老師的“歡心”。上海卷傾向于文史哲方面的素材,會讓作文顯得“有文化”。2012年“感動中國”頒獎詞和事跡也建議找來看看,都是很好的素材。
其實每年的各省份作文題,都是一群非常有經(jīng)驗的命題老師的心血結晶,里面包含著對于考生區(qū)分度的要求和人人有話可說的包容度。考生很多時候認為題目“怪”,不是因為題目本身,而是考生存在“無從下手”的茫然感——這其實是“題目切入角度的缺乏”。建議以后可以多從人生和社會方面切入作文,比如2011年上海卷的作文題“忘與不忘”,可以參考從“人生中的忘記與銘記”和“社會中的忘記與銘記”來具體入手,就不會為難了。
●文言文對于大多數(shù)學員來講晦澀難懂,有什么方法可以迅速提高嗎?
華芳:文言文的內(nèi)容和高一高二的學習非常緊密相關,如果是上半個學期,建議可以把高一高二課內(nèi)重點篇目古文系統(tǒng)梳理下各類實詞虛詞語法等等,雖然瑣碎,卻是系統(tǒng)而有效的復習。但現(xiàn)在只有1個月的時間了,建議把考綱后面的上海重點實詞虛詞系統(tǒng)背下,會有明顯的提高,或者找一本系統(tǒng)整理高考文言文的參考書,不用很厚,系統(tǒng)而簡單扼要那種,認真梳理一遍,效果也會很不錯。
●現(xiàn)代文部分文章可以看懂,但題目總是錯好多,問題在哪里呢?
華芳:現(xiàn)代文的錯誤有兩種,如果考生每次都是要么全對要么全錯,說明存在題型技巧的缺陷,歸納出常錯的題型就可以了;如果很多題都是被扣1分或2分,說明題目定位準確性有問題,題干也沒有真正分析透徹,建議多練習現(xiàn)代文里面找答案的“定位”,還有閱讀理解題題干的分析拆分。
●選擇題部分應如何提高?如果錯題在7道左右,和別人相差20多分,要怎樣提高呢?
華芳:這個問題我教的學員里面也有,我給他們做過一個訓練就是把客觀題(選擇題)當主觀題來做。比如題干說“本文第二段引出下文,為下文某某出現(xiàn)作了鋪墊”,我就會讓學生思考,這是什么主觀題,他們會說這是“第二段的作用”,然后我讓他們不受題干影響,去判斷第二段的作用。這樣迅速提高了選擇題準確率,實驗下來效果不錯。
●古詩鑒賞部分要怎樣復習呢?
華芳:古詩詞鑒賞的重點有:第一步,根據(jù)命題格式來判斷題型,比如上海卷考“情景關系題”,“詩眼析字題”和“表現(xiàn)手法題”是最高概率的。第二步,根據(jù)題型的答題模板,結合詩句的解釋,夾敘夾議針對提問作答。第三步,古詩詞鑒賞切記結合中心思想。
英語:Speed is the first thing in war(兵貴勝,不貴久)
●王可老師,根據(jù)您這么多年的執(zhí)教經(jīng)驗,上海卷高考英語近年考察趨勢的變化有哪些呢?
王可:近年高考英語卷難度穩(wěn)中上升,最明顯的一個變化是對于詞匯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高考英語的命題也越來越注重閱讀選材的多角度和多側面。英語不只是語言工具,亦是文化。這就要求學生在讀懂文章之余,更要了解相關背景知識。
聽力試題設計有坡度和區(qū)分度,測試考生在各種真實語境的應對能力。情境廣泛多樣,包括了機場、飯店、酒店、產(chǎn)品訂購、開會、旅行、講座等。這些情境是對國外生活、學習的比較的真實的還原,凸顯了高中英語的實用性原則。
近年來,高考英語單項選擇題目所考查的方向逐漸轉(zhuǎn)向了考查運用能力。同時,語法知識點的考查也更為集中,熱點考點多集中在動詞時態(tài)和語態(tài)、非謂語動詞和各種復合句,這三個部分占據(jù)了16題的10分左右。
一般來說,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題型有:細節(jié)題、詞匯題、主旨題、推理題、結構題。閱讀理解的閱讀量相對穩(wěn)定,基本在2,000詞左右。但近年的閱讀理解在題型分布上有些許變化:細節(jié)題的比重有所下降,推理題的比重在穩(wěn)步上升。
高考完形填空題目在體裁上分為記敘文、議論文和說明文,但近幾年高考考查的熱點是夾敘夾議的文章。在題型上,近幾年考查的熱點類型是詞匯搭配、詞匯辨析和推理判斷這三大類。
●在離高考30天的時間里,可謂是分秒必爭。怎樣合理利用時間,高效完成復習計劃呢?
王可:近幾年的高考越來越重視同學們運用英語的能力,即使是在語法聚集的單項選擇題中,也是強調(diào)語境的理解。比如聽力里面場景詞匯是出題人考察的重點。此外,還逐漸加大了詞義、詞語辨析的考察。完形填空的四個選項大多考察詞義搭配,考察大家是否能夠根據(jù)文章的意思,選擇用法上最恰當?shù)脑~。閱讀理解更是考察大家對于篇章的理解。
在最后階段需要將復習的重點要放在查漏補缺上。將做過的試卷整理后,建立錯題檔案,彌補知識漏洞,進行強化記憶和練習。
●英語是一門以基礎能力見長的學科,臨近高考,是否還存在提升空間呢?
王可:有,比如寫作。高考中的寫作部分既限制字數(shù)(150字以內(nèi)),又要包含所有要點,且不能逐條翻譯,實際上是一種半開放式的寫作。它是對考生詞匯、短語、句型、語法、邏輯思維、寫作能力的綜合考查。但如果復習方法得當?shù)脑挘瑫忻黠@的提分效果。
考生平時在不受限的時間里,慢慢精雕細琢,會寫出一篇好的文章。但在特定的環(huán)境、特定的時間里,就存在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考生每周至少要完成一篇有時間限制的文章并仔細研讀,修改找出不足之處。此外在寫作訓練的過程中,注意素材的積累,應有意識地選擇各種文體、各種題型的范文,靈活運用各種句型結構,語法時態(tài)。比如:強調(diào)句型,獨立主格結構,虛擬語氣等等。
●扈駿老師,目前有一部分高三學生反映自己學習成績和復習效率停滯不前,甚至學過的知識感到模糊,即“瓶頸效應”,應怎樣解決呢?
扈駿:這種所謂的“瓶頸效應”,在心理學上稱之為“高原現(xiàn)象”,產(chǎn)生高原現(xiàn)象的原因就是學習任務難度高,壓力大。克服這種現(xiàn)象的方法是改變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考生可以在早晨,利用15-30分鐘的時間進行“朗讀模仿訓練”,材料可以選取故事性較強的文章或段落、課本中的聽力練習材料,朗讀過程中不僅可以抓住人物、事物、行為、時間、對象、數(shù)字等細節(jié)信息以及信息之間的聯(lián)系,還可以對于高頻詞匯進行反復記憶運用。此外,加強語感也是益處之一,對存在問題的音標進行校正。在新東方課堂上面會有這樣的練習,學員的學習效果總體不錯。
●現(xiàn)階段是做模擬試題好還是高考真題好呢?
扈駿:最后復習階段可以通過做幾套高考真題準確把握高考出題方向,并注意規(guī)范答案以便在考場上能把答案做到規(guī)范、簡練。特別需要考生一次性完成一整套試題,特別留意一下每部分自己的答題時間,并科學規(guī)劃,保證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提前五分鐘完成,留有檢查的余地。每做完一套題目總結一下各部分的得分情況,了解自己的強弱項,同時總結出題人的著眼點在哪里,做到知己知彼。當然如果真題做完了,考生也可以試著做一些模擬題。
●家長在這個時間內(nèi)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扈駿:高三學生因高考和升學壓力,總體上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往往容易出現(xiàn)學習自信心不足、注意力難以集中、人際關系敏感等心理問題。家長言行也會影響孩子。最后這個階段家長要配合學校教學工作,如幫助孩子合理膳食、創(chuàng)造安靜復習環(huán)境、適當降低期望值、不要對孩子過分關注等,一起幫助孩子度過這個關鍵時期。
數(shù)學: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
●陶嘉淼老師,目前數(shù)學復習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如何才能使考生能力和應試心理素質(zhì)完全達到迎戰(zhàn)高考的要求呢?
陶嘉淼:建議考生除正常上好復習課以外,首先要留出時間將高三一年來的講義、練習題、試卷,進行解題回顧與歸納、提煉,特別是針對于錯誤題目的總結與反思。考生可以按照課本的章節(jié)進行分類,比如:函數(shù)、數(shù)列、不等式等。真正做到思路清、方法清,激活基本思想方法、激活思維靈感。
●數(shù)學中的解答題部分,在短時間內(nèi)是否還存在提分的空間?
陶嘉淼:數(shù)學解答題共有五道題目,其中前三道為易于解答的題目,是大多數(shù)考生拿到分數(shù)的保證,題目通常在平面向量與三角、排列組合與概率統(tǒng)計、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中選擇。對于這類題目,考生要爭取得40分以上,做題時間是半小時左右,成功率要達到85%至90%。最后的兩道大題會分布在函數(shù)、數(shù)列與解析幾何中。在最后階段,考生應該認真總結自己在解答中等題上是否達到了高考要求,對哪些題有把握,在哪個知識點上有困難,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總結之后,就要對自己感到薄弱的知識點及相關題目進行有選擇的、有針對性的訓練,力爭達到或超越高考要求。
其中在立體幾何方面,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兩面角”題目,通常的解題方法為定義法、空間向量。但是在我們新東方的中學優(yōu)能課堂上面,老師會介紹一個“射影面積定理法”,較之前兩種更為簡單,快速,它和三垂線定理法、空間向量法適用面不完全相同,這三種方法建議學生熟練掌握其中至少兩種。從不同的角度總結解答綜合性難題的經(jīng)驗,找到自己的不足,制訂進一步訓練的計劃,是考生首要解決的問題。
●數(shù)學中選擇題部分在高考試卷中數(shù)量多,占分比例高,快速與靈活解題成為提分的關鍵,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鑒參考呢?
陶嘉淼:當考生在考場上面遇到?jīng)]有頭緒的選擇題時,可以通過對4個選項分析、推理、計算、判斷,逐一排除錯誤項,最終選出正確答案的解法。此外,如果選擇中存在兩個相反答案,或互不相容的答案,那么可判斷其中至少有一個是錯誤選項;如果選擇中存在等效命題,那么根據(jù)答案唯一性,應該同時排除2個選項。
●填空題目較之選擇題,更加注重合乎邏輯的推理與判斷,難度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是否高于選擇題呢?
陶嘉淼:填空題不同于選擇題,沒有選項提供的信息提示,只能依靠考生獨立解決,這一點和解答題相似。但是,填空題又不需要寫出詳細的解答過程,所以它的解答方法很靈活,只要結果準確就得分。在充分理解條件的基礎上,可以采用直接法、特例法、數(shù)形結合法、構造法等方法處理填空題。
●俗話說“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在考試當天考生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陶嘉淼:先易后難是所有科目應該遵循的原則,而數(shù)學卷上顯得更為重要。一般來說,選擇題思考3-5分鐘還沒有解題思路時,則應采取“暫時性放棄”。
在試卷剛發(fā)下來的時候,學生要通看試卷,特別是后邊的大題,做到對試題心中有數(shù),這樣可以合理安排時間及取舍。在答題的過程中,切忌過于緊張,在讀題的過程中需要放慢速度同時劃出題目中的重要信息。同時,學生在考試中也不要頻繁地看表,以免給自己造成心理壓力,可以在一個大題做完后,通過看表控制一下做題節(jié)奏。
在做解答題時,若遇到難題,可將它們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驟,先解決問題的一部分。特別是對那些解題層次明顯的題目。雖然答案沒算出,但步驟分數(shù)可能已經(jīng)過半,這叫“大題得小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