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我高中畢業(yè)時,正趕上我國第一年恢復高考。當時高考是通過一次考試,可以分別錄取大學、大專、中專。因為我們是應屆畢業(yè)生,我只能被大學或大專錄取。
當年我所在的天津市南郊區(qū)中塘中學兩個高中畢業(yè)班的所有同學都參加了高考,可遺憾的是90多名考生竟然全軍覆沒無一幸免,自然我也名落孫山。
高考是要靠實力說話的。回憶我們的學習歷程,雖耗時長但實屬不學無術。小學五年級因趕上了“文化大革命”我上了八年。初中三年,進工廠下農(nóng)村學工學農(nóng)、開卷考試一頓折騰,鬧得挺歡知識沒學著,好不容易趕上了鄧小平的“回潮”,緊跟著又是“批林批孔”又是“反擊右傾反案風”。到了高中學制兩年還遇上唐山大地震,有近半年沒進教室卻在小樹林里跑來跑去。真是多舛的一代學生。
想想那時真的很慘。兩個畢業(yè)班90多名畢業(yè)生,初一入學那年是5個班,近250名學生,那是當時西小站公社10多個村的孩子啊。也就是說10多個村沒有一個孩子被錄取,哪怕是考上一個中專也好。那時的家長們很包容,沒有一個向校方發(fā)難的。雖然我們沒有學到知識,可全天津市乃至全國都這樣啊。一個學校無一錄取,只能說明作為這個學校的學生,是我們一生的不幸。
我們把一切美好理想都揣進了懷里,一起回家務農(nóng)了。我和一起畢業(yè)的初高中畢業(yè)生幾個人被生產(chǎn)小隊派去“打鉚子工”,就是一人一輛小毛驢車,到現(xiàn)在的天津石化干活,不管干的多少,石化都按人頭一天固定給7.5元錢(算當時出力少賺錢多的活)。開始毛驢怎么往車里套自己都不會。由于天津石化還沒有正式投產(chǎn),還在搞基礎建設,我們干的也都是裝沙子運土的活,一天下來能有多累可想而知。雖然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狀態(tài),可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堅持。那時我就堅定了一個信念:一定參加明年的高考!天無絕人之路,當我在為干農(nóng)活發(fā)愁的時候,村里決定讓我擔任村廣播員兼團總支副書記。盡管如此,我高考的決心始終沒有動搖。
我沒有復讀,沒有參加任何補習班(當時根本也沒有),沒有任何復習資料,更沒有時間精心復習,說準確點也不懂得怎樣復習,只是抓時間看看過去的教科書。
1978年7月我又一次參加了高考。在我焦急等待考試結果的時候,卻得知了另一個消息,第一次考試成績不算了,重新準備參加第二次考試。奇談!怪哉!高考還有不算的。沒辦法,當年9月,我們又參加了第二次高考。謝謝老天的眷顧,我被錄取了。后來才得知,我們兩個班的同學幾乎都參加了考試,最后只有3人被錄取,而且都是中專。自己暗自慶幸,不管怎么誤打誤碰,就算矬子里面拔將軍也總算懵上了。也就是說等兩年畢業(yè)后,由國家分配,自己就有正式工作,也就成了正式國家干部。真是欣喜若狂!
廣播員團支書換人了,一下子村里人都知道我考上了“大學”。那時的自己就成了村里的名人。人們見了都要恭維幾句,“考上大學了”,“這些年了,你是第一個考上大學的” 。盡管自己怎么解釋考上的只是中專,可多年廢除高考,人們根本就沒有個正確概念,認為只要考上的就是大學。至今想起當時自己是“假冒偽劣產(chǎn)品”還是羞愧難當。不過能引以為自豪的是,自己曾給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帶來過希望,也給沒有奔頭的學子們指明了一條道------只要努力曙光就在前面。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