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筆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抱著校三好學生標兵的優秀事跡專刊整整看了兩遍,而在這之前我已經看過兩遍了。每一次,我都會從中咀嚼出許多新的體驗和感受。他們的努力、他們的堅韌、他們的優秀,為平凡的我指引著前行的方向,讓我下決心來鑄造自己的不平凡。
回想起到學校報到的那一天,爸爸顫巍巍地從包里摸出一沓鈔票遞到我手上。六十張鈔票,爸爸數了一遍又一遍。看著他那疲憊的神情,看著他那布滿老繭的手,我忍不住心酸。父母都是老實的農民,守著那片貧瘠的土地,卻一心想著將我們姐弟倆送入遠離貧窮的世界。
爸爸回家時,我去送他,看著他蹣跚的背影漸行漸遠,回味著他充滿期待的囑咐,我淚流滿面。也就是從那一刻開始,我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我決心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大學之路來。
大學給予我的第一次震撼是在學院的新老生交流會上。學生會主席是個女孩子。她告訴我們所有的輝煌和光環都屬于過去,面對大學我們必須重新開始。以成功者的姿態進入喻園的我,四年后是否仍能以一個成功者的姿態走出這里?我告訴自己:收獲不會從埋怨中得到,成功是不會憐惜于弱者的眼淚,我必須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對自己四年的青春負責。
軍訓是我的第一課。痛并快樂著的磨礪讓我學會堅強和忍耐。半個月的軍訓,我被曬成了“黑人”。至今仍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在太陽的熏烤中倒下去的情景:鼻孔大量流血,眼前一片漆黑。在隊列中被同學扶出,蹲在樹蔭下休息,面對輔導員關心的詢問,我淚流滿面。沒有人知道,有好多次,我都差點像那樣倒下來,而我每次都是咬緊牙關、微笑著挺過去了。因為我想證明自己即使在陌生的環境中也能做到堅強。那是我大學生涯的第二次流淚,是因為感動,感動于老師和同學的關愛,也感動于自己的堅強。感動之后,還需要更多的奮斗。
面對全新的教學課程與教學方式,一開始,我確實有一種方寸全亂的感覺。我努力使自己靜下心來,認真分析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我的高考成績在同學中名列前茅,特別是與專業有關的語文成績非常突出,因而我的根底并不差。但是,不足之處也相當明顯。我來自農村,受環境的限制,與大城市的同學相比,英語成績差了一大截。另外,由于以前的種種限制,我沒有廣闊的閱讀視野和獨特的專長,文字功底較之他人也有些遜色。
我還仔細研究了每門功課的特點,發現自己的專業課程需要較強的領悟和記憶能力。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廣泛涉獵各種書籍,吸收各種學術觀點和思想,并努力在學習和實踐中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較完整的知識和理論體系。這當然是一個長久而艱難的過程。具體到細節上,就是要有一套完整而恰當的學習計劃。
我并不是一個喜歡扎在書堆中、整天抱著課本穿梭于教室與圖書館的學生,相反,甚至還稍顯“懶惰”。我認為學習的投入并不完全以時間的多少來衡量,效率與效果才是關鍵。課堂時間尤其重要,要充分利用它來思考,搶記和理清盡可能多的問題。這樣才能保證以一種輕松愉悅的狀態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為高考成績優異,我獲得了國家二等獎學金。這在物質上給予我很大的幫助,在精神上給予我很大的鼓勵,我決心以更好的表現來回報這份榮譽。大二上學期,我取得專業第一的成績,并獲得該年度校三好學生榮譽稱號。在這一年半的時間里,我曾經有過彷徨,有過失落,也有過收獲和歡笑。我盡量給自己卸壓,力爭以一種輕松的姿態融入大學生活。
在學習之余,我并沒有忘記對自身潛力的挖掘和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初入大學,我曾做過許多次嘗試,包括院學生會部長競選、班長競選、校團委組織部面試和校電視臺面試。可結果卻是無一例外的失敗。對此,我沒有絲毫的懊惱和怨恨。正如成功一樣,失敗同樣是一筆財富。如果沒有當初那么多次的失敗,我就不會有那么多次對自己的反省和剖析,更不會有日后的踏實與堅強。
我的大學生活是充實而愉快的。新生演講賽、院辯論賽、大學生話劇社話劇公演……對這些活動的參與及在活動中取得的成功不僅使我的視野得到拓展,自信得到增強,而且讓我找到了除學習以外大學生活的另一片多彩的天空。大二上,我被選為院學生會副主席,分管著三個職能部門的工作。這讓我大二上的生活增添了另外的挑戰與收獲。從校女生節征文活動、校特優生報告會的承辦,到院新生演講賽、學生會招新活動、院新生辯論賽的組織,我從中獲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結交了許多優秀的人。這些都豐富了我的大學經歷。
如今我已是一名大三學生,更多的選擇與挑戰在等待著我。現在我除了擔任院學生會副主席外,還擔任一學生社團的負責人。無論是作為學生干部還是學生黨員,我都肩負著許多的責任。所以不管未來的道路會是怎樣,我都不會喪失生活的勇氣和堅持下去的決心,我會從容而自信地面對自己的人生并為之拼搏。我相信只要心中有希望,一切都不成問題。擁有一份好的心態和執著的信念,成功總會到來。
因為我始終相信,我的大學需要我自己來贏,我的人生需要我自己來贏!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