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我剝得一文不名丟在沙漠的中央,只要一行駝隊經過———我就可以重建整個王朝。”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創業史在美國早期富豪中頗具代表性:異常冷靜、精明,富有遠見,憑借獨有的魄力和手段,一步步建立起龐大的商業帝國。
菲勒出生在一個貧民窟里,他和很多出生在貧民窟的孩子一樣爭強好勝,也喜歡逃學。但與眾不同的是,菲勒從小就有一種發現財富的非凡眼光。
他把一輛從街上撿來的玩具車修好,讓同學們玩,然后向每人收取0.5美分。在一個星期之內,他竟然賺回一輛新的玩具車。
菲勒的老師深感惋惜地對他說:“如果你出生在富人的家庭,你會成為一個出色的商人。但是,這對你來說已是不可能的了,你能成為街頭商販就不錯了。”
菲勒中學畢業后,正如他的老師所說,他真的成了一名小商販。他賣過電池、小五金、檸檬水,每一樣都經營得得心應手。與貧民窟的同齡人相比,他已經可以算是出人頭地了。
但老師的預言也不全對,菲勒靠一批絲綢起家,從小商販一躍而成為商人。
那批絲綢來自日本,數量足有1噸之多,因為在輪船運輸當中遭遇風暴,這些絲綢被染料浸染了。如何處理這些被浸染的絲綢,成了日本人非常頭痛的事情。他們想賣掉,卻無人問津;想運出港口扔了,又怕被環境部門處罰。于是,日本人打算在回程的路上把絲綢拋到大海里。
港口有一個地下酒吧,菲勒經常到那里喝酒。那天,菲勒喝醉了。當他步履蹣跚地走過幾位日本海員身邊時,海員們正在與酒吧的服務員說那些令人討厭的絲綢。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他感到機會來了。
第二天,菲勒來到輪船上,用手指著停在港口的一輛卡車對船長說:“我可以幫你們把這些沒用的絲綢處理掉。”結果,他沒花任何代價便擁有了這些被染料浸過的絲綢。然后,他用這些絲綢制成迷彩服裝、迷彩領帶和迷彩帽子。幾乎在一夜之間,他擁有了10萬美元的財富。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