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人身兼“兩王”,先是享有“亞洲糖王”的美譽,后來又有“酒店大王”之稱,可他的事業還不僅限于此。從白糖、酒店、房地產、船務、礦產、保險、傳媒到糧油,他創建了一個龐大的商業王國,也創造了無數的奇跡。他可能是除了政治領袖外,最廣為人知的馬來西亞人。今天我們要看的故事,就是杰出的企業家、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
在2004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郭鶴年的個人凈資產為42億美元,名列第111位。但在《福布斯》東南亞40大富豪榜上,郭鶴年則高居榜首。盡管年屆81歲,盡管已達到事業頂峰,但郭鶴年對事業的熱情絲毫未減,仍然奮斗不懈。
郭鶴年的祖籍在中國福建福州。他的父親郭欽鑒于1909年飄洋過海來到馬來西亞,從店員做起,后來自己開了家咖啡館。經過數年努力,創辦了以經營大米、大豆和糖為主的東升公司,家境日臻富裕。
郭鶴年是郭欽鑒的幼子,他從新加坡萊佛士學院學成畢業后,便給經營白糖及米糧買賣生意的父親做幫手。1948年,郭鶴年在新加坡創辦了主營輪船航運的船務公司,這成為他的創業之始。
郭鶴年在二十余歲便能創業,固然與他出身富裕有關。然而,個人的膽識、才能以及超強的判斷力和永不停歇的精神,才是他日后征戰商海、名震四方的根本要素。
創立公司不久,父親郭欽鑒病故。郭家經過開會后,決議組建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并一致推舉博學多才的郭鶴年出任公司董事長。就這樣,年紀輕輕的郭鶴年接過重擔,正式成為家族“掌門人”。
為進一步發展事業,郭鶴年專程去英國做市場調查,并學習商務知識。在倫敦,他對糖業的經營做了全面深入的調查,對糖業的貿易狀況也了如指掌。回到馬來西亞后,郭鶴年將事業重點放在糖業經營上,并創辦了馬來西亞第一家制糖廠。他看準時機,迅速建立遍布馬來西亞全境的銷售網,形成“原料-加工-銷售”的“一體化經營”體制。他順利向政府租借到大片土地,開墾成甘蔗種植園,大大增加了原料來源。在盯著糖業生產的同時,郭鶴年還關注著銷售市場的情況。他大膽決策,趕在世界糖價上升前,大舉在國際市場收購白糖,并投資糖期貨貿易。所有的這一切,都為他贏得了豐厚的利潤,為他日后擴大經營提供了資金保證。
到20世紀70年代,在國際市場上每年上市的1600萬噸糖中,郭氏企業集團控制了10%左右。在馬來西亞的糖業市場上,郭氏企業則占到了80%的份額。郭鶴年成了名副其實的“糖王”。締造王國打造香格里拉品牌
在挖到了糖業這第一桶金之后,郭鶴年并沒有止步。他躊躇滿志,在生意場上四面出擊。借助于世界和馬來西亞經濟發展的良機,靠著與政府、工商業界融洽相處的良好氛圍,郭鶴年全面擴展著他的經營領域。
郭鶴年投資建立了面粉廠,并迅速發展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面粉加工企業。
1971年,郭鶴年與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合資建成了新加坡第一家豪華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而后,先后在吉隆坡、曼谷、漢城、香港、北京等大城市興建、經營酒店,在亞洲太平洋 (601099 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地區擴張,打造香格里拉酒店品牌。到目前為止,在中國內地,就已建了近20家香格里拉酒店。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