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個人的一生多數時間都是在工作,而工作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假如一個人不好好的工作,怎么能好好的生活呢?有句名言: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地生活,我覺得很有道理。勵志人生網的小編給大家帶來3則管理小故事及感悟,歡迎閱讀。
管理小故事及感悟一:領導的秘訣
有一個人,從小就非常渴望成為領導者,等他長大成人后便進入了父親的企業工作。
幾年后,父親提拔他做經理,他擔心不能勝任,于是就問父親該如何領導。
他父親拿出一根三十厘米長的繩子放在桌上,叫他兒子用手拿著繩子的一端向前推,看能不能讓繩子往前移動。
結果他怎么向前推,繩子也不往前移,只是歪歪斜斜地在原處扭動。
父親問兒子怎么才能改變現狀?兒子拿著繩子,調了個方向,然后向前拉,繩子直直地向前走了,輕輕松松解決了這個問題。
父親問兒子悟到了什么,兒子說:“做領導不能在后面推,要在前面拉。”
【感悟】
領在前面才容易導,這就是領導。于說服別人不光用嘴巴,還要讓你的行動走在前面來證明,這樣才能發揮你的領導力。
管理小故事及感悟二:置身事外
春秋戰國時期,韓、趙兩國發生戰爭,雙方都派使者到魏國借兵,但魏文侯一口拒絕了。
兩國使者沒有完成任務,怏怏而歸。當他們回國后,才知道魏文侯已分別派使者前來調停,勸告雙方平息戰火。韓、趙兩國國君感激魏文侯化干戈為玉帛的情誼,都來向魏文侯致謝。韓、趙兩國力量相當,都不可能單獨打敗對方,因此都想借助強國魏國的力量。在這種情形下,魏國的行動直接關系到韓趙之戰的勝負。魏文侯沒有去介入兩國之爭,以第三者公平的立場加以調停,戰爭變成了和平,從而使魏國占據了三國關系中的主導地位。
【感悟】
當雙方相爭時,第三者越是不介入,其地位越是重要,當他以置身事外的態度進行仲裁時,更能顯示其權威性。學會了置身事外,你的管理水平當然就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管理小故事及感悟三:斯坦福夫婦
好多年前,一對老夫婦,妻子穿著一套褪色的條紋棉布衣服,丈夫穿著布制的便宜西裝,也沒有事先預約,就直接去拜訪哈佛的校長。
校長的秘書在片刻間就斷定這兩個鄉下土老帽兒根本不可能與哈佛有業務來往。
先生輕聲地說:“我們要見校長。”
秘書很有禮貌地說:“他整天都很忙!”
女士回答說:“沒關系,我們可以等。”
過了幾個鐘頭,秘書一直不理他們,希望他們知難而退,然而他們卻一直等在那里。
秘書終于決定通知校長:“也許他們跟您講幾句話就會走開。”
校長不耐煩地同意了。
女士見到校長后說:“我們有一個兒子曾經在哈佛讀過一年,他很喜歡哈佛,他在哈佛的生活很快樂。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我丈夫和我想在校園里為他留一個紀念物。”
校長并沒有被感動,反而覺得很可笑,粗聲說道:“夫人,我們不能為每一位曾就讀過哈佛而后去世的人建立雕像。如果我們這樣做,校園就會變成墓園了。”
女士說:“不是,我們不是要豎立一座雕像,我們想要捐一棟大樓給哈佛。”
校長仔細地看了一下條紋棉布衣及粗布便宜西裝,然后吐一口氣說:“你們知不知道建一棟大樓要花多少錢?我們學校的建筑物可是超過了七百五十萬美元。”
這時,女士抬頭看了眼語氣傲慢的校長,低下頭思索著什么。
校長見女士沉默不語,頓時高興起來,以為總算可以把他們打發走了。
這位女士轉向丈夫說:“只要七百五十萬就可以建一座大樓,那我們為什么不建一所大學來紀念我們的兒子?”
就這樣,斯坦福夫婦離開了哈佛,到了加州,成立了斯坦福大學,以此來紀念他們的兒子。
【感悟】
在企業的合作洽談過程中,任何以貌取人、輕視別人的思想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你的輕慢態度,不僅會使你失去機會,更有可能將你的幫手最終變成對手。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