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遠型
典型:劉永行四兄弟與一般的創業者不同,希望集團的劉氏兄弟一開始就悟透了“舍得”二字。劉氏四兄弟本來都有一份好工作,他們沒有像大多數有條件的創業者那樣腳踏兩只船,隨時做著創業失敗后洗腳上岸的準備。他們將自己置于死地而后生,所以能夠勇往直前,從孵小雞、養鵪鶉開始,根據實際情況隨時擴張創業項目,一直發展到搞飼料、搞電子、房地產和資本運作,多管齊下,終成大業。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劉氏兄弟在家族企業做大以后,當兄弟之間在企業發展方向上意見相左時,能夠平穩地進行產權分割,完成和平過渡,沒有傷到企業元氣,留下了企業進一步做大的空間。類似劉氏兄弟這樣能夠如此平穩地解決家族企業產權問題,在中國家族企業中是不多見的。
逼上梁山型
從20世紀70年代末一直到20世紀80年的后半期,在長達10年的時間內完成創業的中國富豪極多屬于這種類型。
典型:華達國際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曉華李曉華出身貧寒,一家6口擠住一間7平方米沒有窗戶的住房。李只有初中畢業文化程度,后下放北大荒,返城后在外經貿部出口大樓食堂做過炊事員,曾因販賣電子表被勞動教養3年,后被單位除名。李在走投無路之際為養家糊口,開始搗騰些小生意,成為中國第一批個體戶。李的第一桶金是靠在北戴河販賣所謂“美國冷飲”掘得,當時投入資金是3500元,這也是當時李全部的家當,收獲則達10萬元人民幣,時間只有一個夏天。李真正暴發是后來東渡日本,成為章光101毛發再生精在日本的總代理。李以擁有中國內地第一輛法拉利跑車聞名,時間為1993年。
奮發圖強型
典型:重慶小天鵝集團董事長廖長光風靡大江南北之重慶鴛鴦火鍋即為廖長光首創,廖家境普通,曾下鄉做過8年知青,回城后在重慶城建局當電工,娶何氏七妹何永智。何非常美麗,當時在一家鞋廠當設計師,并擅長服裝設計。何氏7姊妹,6個嫁得如意郎君,只有廖身份“低微”,而何氏7妹何永智為7姊妹中最靚麗者,廖因此備受眾人擠兌,境況難堪。廖受此刺激,發誓創業,以出人頭地。廖辭職下海后,以出賣住房所得3000元為本金,租得16平方米小店面一間,開始經營火鍋,初時生意頗為不順,不賺反虧。廖在妻子的理解與幫助下,堅持不懈進行創新,數月后開發出迥異于傳統重慶麻辣味火鍋的荔枝味火鍋,開始扭虧為盈。廖繼而又開發出后來風靡大江南北的重慶鴛鴦火鍋,事業開始蒸蒸日上,由小店而大店而企業集團。廖目前個人資產1億元。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