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縣咖啡種植面積10.45萬畝,投產面積4.4萬畝,2016至2017年鮮果產量3萬噸,產值突破1億元。
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成功打造了“晶瑩牌”白砂糖、“凱雄香蕉”“回味牌”蒸酶茶、“金絲王”紅茶等一批名優農產品,地方特色產品發展態勢良好,品牌帶動發展效應初步顯現。
“特色農業”托起致富夢
冬季,耿馬熱區的茄子、辣椒、豆子等冬早蔬菜競相上市,經過合作社農民社員采收后交到合作社冷庫進行初加工和包裝,再銷往四川、重慶等市場,供不應求。
孟定鎮群眾歷年就有種植冬早蔬菜傳統和經驗,近年來,在冬季農業開發的推動下,孟定鎮立足實際,充分發揮熱區地理氣候優勢,根據市場需求種植冬早蔬菜,通過蔬菜龍頭企業的帶動,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科技”的產業化種植模式,帶動農戶擴大種植規模和規范化標準種植管理,提高單產和產量,持續穩定增加農民收入。目前僅孟定鎮,就有冬季蔬菜共種植8萬畝,冬早蔬菜產業快速發展,已成為本地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合理利用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短、平、快的特色農業產業,有力托起了群眾致富夢。
孟定鎮下壩村是一個以傣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村,全村轄11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75戶3695人。2016年,全村依托“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模式發展冬早蔬菜8700畝,其中,有茄子2500畝、辣椒1700畝、無筋豆4200畝、西紅柿300畝。
“全村現有的茄子基地平均單產可達10噸左右,畝產值15000元左右,產值達3750萬元;辣椒基地平均畝產可達3噸,畝產值18000元左右,產值達3060萬元;無筋豆基地平均畝產可達1.2噸,畝產值10000元左右,產值達4200萬元;西紅柿基地平均畝產可達10噸,畝產值20000元左右,產值達600萬元。”說到特色農業促農增收、助農致富的作用,傣鄉蔬菜合作社理事長尚賽高興地算道,“以上四項合計預計可實現總產值1億以上,戶均增收15萬元。特色農業產業成了傣鄉群眾脫貧致富的朝陽產業。”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