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溫州人號稱中國最富有的人群,最喜歡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寧愿睡地板,也要做老板”或者“寧愿做生意一個月只賺1000元,不愿打工一月賺3000元”。這些理念相信是他們的長輩在生活中告誡他們的,潛移默化中成為他們心中做事情的原則。
這些原則就是一些理念,這種理念與其他眾多地方的思維理念有很大差別的,即便現在有類似的選擇,我估計很多朋友恰恰與他們的選擇相反。但是這種理念卻是很先進的,正是這樣的理念使得溫州人與眾不同,成為中國最富有的人群。
“思路決定出路”!
如果你認準了要自己創業做生意,堅持做下來很可能比那些考上碩士,博士的人都有錢?;仡^再說80年代的溫州人和四川人。
80年代的溫州農民和四川農民都屬于最早開始闖蕩的人群,溫州農民闖蕩中國的方式是修理雨傘、鋼筆、鐵鍋,或者倒賣點零用百貨,總之到處的流浪。四川農民闖蕩的方式是直接去廣東打工。80年代敢于出來闖蕩的人都是有勇氣的人,因為那個時代信息不發達,交通不方便,人們對外面的世界抱以深深的恐懼。四川人和溫州人都有勇氣和魄力,但是由于思路的不同,走上了不同的發財致富道路。
30年過去了,溫州農民已經成為中國最富有的人群,他們掌握了中國最先進的經商技能,讓他們的后代走出國門見識更廣闊的世界,到歐洲去經商;而四川農民的第一代打工者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他們大多在四川老家繼續貧寒的生活,而他們的晚輩循著父輩的足跡,繼續一窩蜂的擁擠到廣東接愛老板們的殘酷剝削,依然窮困。
這說明什么?由于父輩的選擇不同,不僅影響自身,而且影響自己的后代!溫州農民的艱苦創業讓他們自己和后代徹底擺脫了貧窮,而四川農民的辛苦打工換來的是子孫悲無窮無盡的悲哀和貧窮。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