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高1米、長近2米、重達600公斤的大肥豬嗎?在東川區銅都街道尼拉姑社區欣宇養殖合作社養殖場,不斷有肥頭大耳、身材滾圓的大肥豬出欄上市。在尼拉姑社區致富帶頭人楊娟的帶動下,一批勤勞的農戶走上了規模化養豬的致富路,過去的窮境徹底改變了。
靠毅力戰勝困難
欣宇養殖合作社位于昆明市東川區銅都街道尼拉姑社區,這是楊娟創辦的生豬養殖基地。楊娟,39歲,現任金橋社區主任。她20歲時就開始養殖生豬,2009年9月成立欣宇養殖專業合作社,同年10月成立了東川環宇養殖協會,并投資250萬元,建立了占地面積86000平方米的標準養殖場,采用自繁自養方式養殖母豬、肥豬,年出欄量1200頭。今年出欄仔豬2000頭,平均每頭售價1500元,單仔豬銷售一項總收入就達300萬元。
生豬市場價格波動頻繁,在楊娟近20年的養殖生涯中,養殖利潤與成本嚴重倒掛的情況不知經歷了多少次,而每一次,她都以堅強的毅力戰勝困難。在她記憶中,2010年波動最大,由于受國際糧食市場、飼料加工、生物燃料加工業的影響,仔豬價格才每公斤8—9元,肥豬價格也是每公斤11—13元,出現嚴重的養殖利潤與成本嚴重倒掛的情況,普通農戶養殖信心受挫,跟她前后從業生豬飼養的人紛紛退出,所剩無幾。她靠堅忍的毅力,“堅持、堅持、再堅持……”。“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13年終于贏來了轉機,生豬市場價格回暖,并一路上升,2014年仔豬出欄800頭,收入80萬元;2015年出欄1000頭,收入130萬元。她從危機中走出來。
楊娟說:“在生豬生產轉型時期,要向四川的崇州、邛崍借鑒規模化養殖經驗,從規模化、標準化、從現代畜牧業的角度出發,選取一部分長期從事生豬養殖且有一定資金實力、有一定規模、發展前景好的企業、規模戶進行重點扶持,從資金、技術、場地等方面給予保障,讓他們做大做強,使之具有規避風險的能力,讓他們帶動更多的人致富。”
靠科學壯大實力
欣宇養殖合作社采取“農戶+基地+技術服務”的方式運作,通過科學運營,規范管理,讓社員享受到先進技術、先進理念、先進模式、先進管理所帶來的好處,共同受益。
欣宇養殖合作社養殖場與村莊隔離,通風良好,日照充足,空氣質量達標,水、電、路三通,排污設計合理,無污染物,具備良好的防疫條件。養殖場實行自繁自養,商品豬分單元封閉式管理飼養。建立了基本的養殖檔案,制定了科學的免疫規程,對細小病毒、大腸桿菌、豬乙型腦炎、圓環—藍耳苗、口蹄疫苗、豬嗜血桿菌疫苗、鏈球菌疫苗、豬瘟苗分階段接種。嚴格消毒,設立隔離舍對病畜進行隔離診治,養殖所產生的糞便實現無污染、無害化處理。通過成套的規范、嚴格、科學的管理,豬很少發生疫情,生長發育快,養殖場年生豬銷售總收入達222萬元。
隨著自己的實力逐漸壯大,楊娟也主動帶動廣大社員共享發展。在合作社運作過程中,她讓社員參與進來,當家做主。近年來,社員由以往的“接受幫助脫貧”轉變為現在的“主動脫貧致富”。
楊娟說:“發展規模化生豬養殖,不僅有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有更好的社會效益。科學的養殖技術、優良的種質資源,穩定的購銷渠道等優勢,可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發展養豬120戶以上,如果年出欄商品豬6000頭,可實現產值810萬元,收益約600萬元。”
用愛心幫扶群眾
目前,合作社社員已發展到105戶,遍及銅都街道梅子、巖腳、磨盤及湯丹灑海等村。楊娟還常常向社員賒銷,解決了社員資金周轉的難題,她用愛心帶動合作社社員零風險參與養殖而致富。
尼拉姑村三組50歲的李天順說:“這些年來,我發家致富,靠的就是楊娟,她有愛心,喜歡幫助人,我去年向她賒了價值12萬元40頭仔豬,凈賺12000元,今年又向她賒了50頭,估計也要凈賺15000元左右。在楊娟的帶動和幫助下,靠養豬致富,我家蓋起了三層的洋房,日子過得舒心。”
46歲飼養員汪培榮說:“我在這里上班快10年了,現在每個月1800元的工資,在家門口工作,可以照顧老人和家庭,有穩定的收入,家里人也跟著養豬,每年有四、五萬的收入,土房變成了小洋房,一家人安居樂業。過去的窮境徹底改變了。”
得莫村40歲的村民吳光啟說:“以前我們家很窮,夫妻倆都在外打工,有時工錢也拿不到,家里老人、孩子又沒人照顧,日子過得艱難。2009年,楊娟成立合作社,我們就參加進來,跟著她養豬,開初她賒給我們養,等豬仔長大賣了錢再還她,在她的帶領和支持下,我現在蓋了豬場,一年出欄三至四批,每批40頭豬,除去各種費用,每頭豬凈賺300元,一批40頭可凈賺12000元,一年下來,凈收入可達48000元左右。過去的小土匹房現在變成了三層小洋房,家里冰箱、彩電樣樣有。”
楊娟靠勤勞致富,用科學管理壯大實力,用愛心幫扶群眾,帶動了一大批勤勞人提前致富過上了好日子。欣宇合作社養殖場現在有專業技術人員2人、防疫員1人、飼養員3人、零雜工8人、直接吸納了農村剩余勞力10人以上,實現了勞動力就地轉移,零雜工每天工資80元,為他們增收致富創造了條件。在扶貧攻堅戰和奔小康的道路上,楊娟默默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