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建立自己的上班“儀式”,所謂的“儀式”就是每天相對固定的一套流程,每個人的不一樣,和大家分享一下上班“儀式”以下是勵志人生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有關工作的勵志文章3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有關工作的勵志文章:我為什么討厭你?
——職場深度好文
我一直都很討厭那種拍領導馬屁的人,跟領導混的很熟,然后當領導馬仔的人。特立獨行曾經是我給自己最大的褒義詞。但人一旦成熟理智之后你會發現,你只有越接近核心領導,你才能和他們的思想保持一致,你才能知道領導在想什么,而你也會在這個過程里逐漸褪掉你的“員工思維”。
什么叫“員工思維”?就是很典型的小格局以及利己主義。
有些人很喜歡動不動就撂挑子說,老子不干了,這種人多數都不太容易有成就。很容易情緒化和放棄的人,怎么可能有大做為。
也許你會說,很多人壓力大啊!只是說說而已。呵呵,你覺得壓力大?那只是因為你扛不住而已。你扛不住壓力,所以你只配做一個員工。
一個員工最大的好處是,沒壓力,有一點壓力就愛嚷嚷,恨不得全公司的人都知道自己加班了。愛訴苦,愛抱怨,這樣的人往往是班加了,還不落好。
喜歡打自己的小算盤,讓他多干一點活就算計,你給我開多少錢啊!你讓我多干,你給我加錢么?這種人比比皆是,我們誰都不用鄙視誰,斤斤計較是人性的劣根性。
我做了很多年員工,這些員工思維,我一樣沒少。雖然我做了很多自我的心理建設和轉換。比如我把加班看做是多學的機會,我把任務的增加看做是提升自己的機會。但我也畢竟是凡人。
和領導接觸多了,總會知道一些內部消息,我資歷最淺,有時候和董事長一起吃飯,我連話都不敢說。但是我很珍惜這樣的機會。
我回報領導最好的方法就是,更努力、更盡職、也更細心地工作。然后我就開始被同事疏遠。我開始也討厭這樣的我自己。我一直都覺得我內心很反叛,有很多叛逆。
可不知道什么時候,我漸漸站到領導那邊去了。我和領導走的近了,同事吃飯的時候愛背后說領導壞話,看到我在就不說了。
我成了所謂的“走狗”,這是讓我自我厭惡的最大原因。我因為一直想不明白這個問題,所以我就換了一個解決辦法。
我一直對心理學都很感興趣,因為我覺得一個人最好在三十歲的時候讀一點心理學,在五十歲的時候讀一點哲學。
三十而立,難免有困惑,心理學是最好幫助自己的手段和方法。
五十知天命,讀一點哲學,加深生命的厚度,你才能在皮相衰老的時候更有魅力。
我在網上找到了一個免費的心理學小組。參加了幾期覺得特別好,之后又參加了幾期顧問老師的工作坊。學會了一些心理學的術語,但是對于內心的自我厭惡并沒有解決,這件事我也沒好意思說,因為我當時自己說不明白。
很多時候,你的情緒只是一個表象,就像有時候我在回信的時候問那些豆友一樣,你說的都是情緒,你能告訴我內在是什么么?
大部分人喜歡把自己沉浸在情緒里,很少冷靜客觀地分析,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緒?我在擔心什么?
當一個人不能良好闡述自己的成因的時候,就是一個最大的迷茫。
當你能很清晰表達自己的原因、過程、結果,這就是一個最典型的心理自愈的過程。
不久我們的小組來了一個新人叫小凡。也不知道是留過學還是英文太好,很喜歡說話夾雜單詞,巴拉巴拉的,看著特煩。每次到他分享的時候,他總是能甩出幾句大家都不知道的書或者言論。
我每次內心的OS都是,你這么牛逼,你還來這里干嘛呢?顯擺個什么勁兒呢?
你看,員工思維還有一個共性是:我們都很討厭裝逼犯。我們不愛和強者站在一起,我們覺得他就是個屁,站在他那拉低我們的身份。
我們會喜歡有才的人,但是我們喜歡有才低調的人。有才又張揚的人,就是裝逼了!和不懂裝懂一樣可恨。總之呢那段時間我就看他特不順眼,加上小凡也算是個性里有些強勢,所以我每每總愛酸一句說,真不愧是獅子座啊!他當然也不傻,也知道我不喜歡他,所以我們兩個基本私下沒太多往來。
當然,好死不死的是,我的朋友和他居然很快成了要好的朋友,于是每次吃飯聚會,都會狹路相逢。
我們倆就很像兩只炸了毛的小公雞,總是愛斗來斗去。
雖然表面上關系好了很多,但是每次一爭論,我們倆必然是站在對立面的。我也就奇了怪了,怎么就和一個人這么處不來呢?
后來小凡因為工作調動要離開北京。小組的所有朋友要給他辦一個送別會。做為平日里愛走煽情范路線的人,我覺得送別這種話,幾乎就是張口就來嘛!
心理學講究對內心的關照,你要時刻保持自己內心的敏感性,你要常常問自己,你為什么會這樣。在很多人都紛紛給他送禮物、讀信,或者列出送別儀式的時候,我忽然在那一刻問了自己這個問題。
我為什么討厭他?然后我頭腦里居然是一片空白。這時候有人喊,下面輪到小川和小凡告別了。我茫然地站起來,腦子里原本的煽情臺詞一句都想不起來。然后我就說:其實我挺討厭你的,從你最開始到這里。我覺得你特裝逼,明明是個中國人,說話非要弄幾個外語單詞。直到剛剛我還覺得,這些就是我討厭你的理由。可是我剛剛在問自己,我為什么這么討厭你。我發現我居然回答不出,你特別讓我討厭的點。
我想,我對你所有的討厭,都是源于我嫉妒你。嫉妒你外語比我好,嫉妒你有一個富裕的家庭,嫉妒你有我沒有的高學歷。嫉妒你年紀輕輕就能有一份良好的工作,嫉妒你沒吃過苦還能安然地享受這一切。我承認很多時候你分享的那些作家我都不知道。我也承認我很羨慕你隨隨便便背的一個名牌包超過了我全身上下加一起的總和。我承認我有一段時間一直想躲著你,因為我覺得站在你身邊我會更加自慚形穢。我覺得很可惜的是,這些承認直到你走了我才發現。謝謝你讓我學會了,如何去和一位比我更優秀的人相處,如何正視和承認自己的不足。
我說完這些話,忽然覺得內心有什么東西瓦解了。我看到他怔住了,然后第一次說話開始變得結結巴巴,之后有些面紅耳赤。沒有什么東西,會比真實更動人。
我在那一個剎那,選擇了最真實面對自己的方式——承認。這件事讓我回去反思了很久。我想我在職場上為什么那么討厭我自己,就是因為我不想承認我的改變。是的,我變得和他們不一樣了。
我不再是那個帶頭說領導壞話,唯恐天下不亂的人了。我也不是那個整天唉聲嘆氣傳播負能量的人了。他們覺得我變了,我總想去證明我沒變。思想的改變和原本情感上的拉鋸讓我產生了極大的逆反和自我厭惡。
我希望自己在職場上有朋友,我以為臭味相投、彼此說老板的壞話,這就是戰友。我們都討厭管理、我們討厭裝逼犯,所以我們就是非常鐵的好哥們!
可事實證明不是這樣。我們不過是幾個失敗者,彼此互相吐槽消磨唯一那么點對生活的熱情而已。所以我們才集體都不快樂。當我想到這,就好像一團亂麻打成的死結終于解開了一樣。
第二天中午吃飯,當我端著餐盤坐在總經理對面的時候,總經理愣住了,她問,你怎么沒和他們一起吃啊?我就笑說,我這不是要利用一切機會多和您學習學習,好提升自己嘛!
我的那幾個同事在我背后隔幾排的位置,依舊在三五成群小聲嘀咕著。我在內心里對自己說:我不可能永遠和他們一樣,那樣我遲早有一天會徹底變成那個我討厭的自己。
有關工作的勵志文章:職場升職秘籍:選擇性“失憶”
在職場上總會有不順心的事情如:同事的排擠、上司給的小鞋、事業的失意等讓我們增添煩惱,面對這些煩惱,抵抗高壓。職場白領只能選擇性的“失憶”來緩解壓力。
轉移注意力
職場壓力大,煩惱多,不能將這種情緒帶至生活中。我們要盡量的學著快速的忘卻煩惱,在下班后,或睡一大覺,或加入朋友聚會,或投入你最喜歡的一項娛樂或運動中,總之將注意力高強度地集中在你喜愛的某項消遣活動中,是能讓你換上煩惱“失憶癥”的方式。
時間能沖淡一切
忘記煩惱、忘記憂愁、忘記苦澀、忘記自己、忘記他人對你的傷害……這樣你便可以樂觀、豁達起來。時間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積極忘記過去的、眼前的不愉快,隨時修正自己的認知觀念,不要讓痛苦的過去牽制住你的未來。
總之,職場中總會有各種不開心的事情發生,不能斤斤計較的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心里,這樣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不會如意舒心的。我們通過選擇性“失憶”來忘掉一些不愉快,忘卻那些瑣碎之事,把自己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只有這樣,才能讓你的事業步步高升。
有關工作的勵志文章:想升職,請先把上班的前25分鐘規劃好!
一日之計在于晨。上班的前25分鐘就已經決定了一整天的效率。一到公司就懶懶散散的,提不起精神,一整天都會是這樣;一到公司就緊張的忙碌,一整天都閑不下來;一到公司就心煩氣躁,一整天都會像吃了炸藥。
問題是一到公司做些什么,才能讓一整天游刃有余呢?
覺得你可以建立自己的上班“儀式”,所謂的“儀式”就是每天相對固定的一套流程,每個人的不一樣,和大家分享一下上班“儀式”:
1、設置25分鐘倒計時
一到公司,先設置25分鐘倒計時,進入專注工作狀態的時間邊界,就像是賽跑時的“各就位……預備……”一樣,這25分鐘結束后,就開始“跑!”了,同時,這也是上班儀式的截止底線。
如果沒有這個時間邊界會怎么樣?
那很容易陷入“時間黑洞”(慘痛的經歷啊!),比如本來想著瀏覽一下郵件,結果花了40分鐘處理電子郵件,再比如本想著去倒杯水,結果和同事們在茶水間聊了好久,回來又使勁埋怨自己。
總之,上班儀式是個好習慣,可是超過25分鐘就壞掉了,就像水果熟透了會壞掉一樣。
2、在紙上列出今天的工作計劃
一到公司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工作,而是列計劃,很簡單,一共三步:
第一步:花點時間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寫下到紙上(用數碼工具也ok)
第二步:標記出最重要的1件事
第三步:預估下時間資源調整計劃,我們往往過高估計自己擁有的時間資源,列出很多要當天要完成的事情,結果因為各種狀況無法完成,就會產生挫敗感,所以建議在列完計劃之后,看一看自己的日程表,是不是有一些會議要占用時間?或者今天要溝通的事情比較多?或者今天有事要外出?如果這樣的話,就盡量少安排一些待辦事項,別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3、對重要的事情做任務分解
標記出最重要的那件事,通常是棘手的、麻煩的、不知道該怎么做的。所以,如果你現在不把它搞清楚、明確,那今天更沒有時間思考應該怎么解決它了!任務分解的目的不僅僅是列出步驟,而是讓任務變得具體、明確、可執行。
PS:如果實在不知道這件事怎么搞定,“請教別人”也是具體、明確、可執行的步驟哦~
4、準備工作環境
高效的環境能成就你的高效,如果實踐了下面兩個原則,那每天早晨只需要花很少的時間來準備工作環境:
原則一:每樣物品有固定的位置
原則二:從哪里拿就放回哪里去
可是,這樣還不足夠,再分享兩個小經驗:
經驗一:給自己倒一大杯水,正在專注工作的時候想喝水發現水杯是空的,可是一件很糾結的事情。
經驗二:右手邊隨時放著筆紙,有人在辦公室或者微信吼你一聲:“,幫我……”,這時候把這些計劃外、又不得不承接下來的事情,寫在旁邊的紙上,一方面是不要忘記了,另一方面是先別影響手頭的事情。
5、用瑣事來熱身
若干的書里都寫:要事第一,每天先完成最重要的事,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這個不怎么靠譜。
原因一:重要的事情通常不明確該怎么做,比如今天寫策劃案是重要的事,可連個思路還沒有呢,就算第一又能怎么樣?還不是盯著顯示器發呆?
原因二:運動需要熱身,工作也需要熱身,一開始工作就先做最重要、最困難的事情,臣妾做不到啊!!
所以,我的習慣是用幾件瑣事來熱身,然后再開始做最重要的事,比如說:
1、瀏覽一下郵件;
2、和老板溝通下;
3、打幾個電話(請教別人怎么解決最重要的事);
這時候就體現出25分鐘倒計時的作用了,當倒計時結束的時候,放下這些瑣事,休息5分鐘,開始做最重要的事情。
6、新倒計時開始做最重要的事
最后,把上班儀式畫成一幅圖,供大家參考:
結語:
不管多大的“改變”,都是從很小的動作開始,只不過要把這個動作堅持下去罷了;
要改變自己的健康,只需要每天走一萬步;
要改變自己的閱歷,只需要做自己從沒做過的事情;
大家把上班的前25分鐘,當做改變自己效率的開始。
以上就是勵志人生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有關工作的勵志文章3篇,希望大家能喜。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