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工作兩三年后,基本上都會考慮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
程序猿發展的路徑不外乎:程序員-系統分析員-架構師-技術經理-CTO,程序員-項目組長-項目經理-項目總監-CTO,程序員-產品設計師-產品經理-CTO。
哪一條發展路線更適合你?當然這只是一個大致的路徑,不是所有程序員都必需要這么經歷的,有些人可能跳過其中的一些步驟,也可能有些人會把中間的很多職位都做了。而最終做到CTO的程序員,也是非常少的一部分,原因很簡單,這個世界上不許要那么多的CTO和CXO。
程序員未來的幾種發展方向:
1. 從技向業務過渡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國內人才眾多,所以人才濫用的情況經常可以看到。
一個小公司的開發部里面經常會見到新面孔,因為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三只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iOS到處是。又因為做老板的對技術是一竅不通,而PM和開發人員往往又是天敵 ,依老板的心態只要能拉住PM的心,那技術方面方面就能搞得定,于是有了下面這張圖:
從一個技術員過渡到一個PM是向前發展的一個選擇,但開發人員也需要知道,要成為一個PM不單單是使用技術,而更重要的是對管理方面的認識。
一個PM主要的工作是組織團隊,控制成本,管理業務,控制項目進度,與客戶進行溝通,協調工作,定期進行工作報告等。所以要成為一個成功的PM更要重視組織能力,PM必須能提高團隊的積極性,發揮團隊所長,在有限的開發資源前提下為公司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利潤。
成為一個PM后,通常不需要直接接觸技術開發,而著重管理的是業務發展,但PM對技術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在下曾經為PM對技術了解的必要性寫過一篇文章,得到很多支持但也惹來不少的爭議)。
在這里我還是要強調自己的觀點:要成為一個成功的PM最重視的是管理能力,但對技術也應該有足夠的了解,因為這是與團隊成員溝通的橋梁,只有這樣才能與整個團隊的成員有著緊密的結合,讓團隊成員感覺到他們自己存在的意義,從而調動團隊的積極性,而不是漠視技術人員的存在。技術并非成為一個成功PM的充分條件但卻是必要條件!
2. 單方面向技術發展
能成功進行技術開發的尖端人才,這是在下最向往的工作。
很多從事開發的人都會認為,業務總會帶著“金錢的味道”,老板從來不管開發是否合符開發原則,是否經過必要測試,他們只會在客戶面前無盡地吹噓,項目到期能成功交貨,只要不出什么大問題那這個項目就算成功了。
其實我們也要明白:開發項目最終目標是為了賺錢,在開發過程中對項目成本的限制和效率的控制這也是必須,所以這才需要管理人員對項目進行管理。但開發人員也很想避開這“金錢的塵囂”,全心投入到技術的世界當中。所以對技術有著濃厚興趣的人,往往會深入地研究某一項技術,成為技術上的精英。
但在這里說一句令人心淡的話:中國已經屬于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同盟國,但國民生產總值主要來源于第三方加工產業方面。中國可以說是人才濟濟,但卻在高新產業上卻比發達國家落后。這幾年的確看到我們國家在高新科技上有著質的飛躍,但跟歐美發達國家還有著一段距離。
所以想在中國成為尖端技術的人才,無可否定比在國外要難。依在下看來,要想成為尖端的開發者,必須對C、C++、匯編語言、嵌入式開發、WindowsAPI、LinuxAPI這些底層技術有著深入的了解。要知道JAVA、.NET……等這些之所以稱為高級開發語言,并不是指它們比C、C++、匯編語言更高級,而是指它們封裝了C、C++等等的功能,更適合用于企業軟件的開發,使開發變得簡單。但如果要開發一些底層的軟件,大型的系統的時候,就必須用到C、C++、匯編等開發語言,這是成功尖端人才的一個條件。
3.自古英才多磨難,紈绔子弟少偉男
古人云:三十而立,形容的不是一個人的社會地位,經濟來源,而是形容一個人對未來的目標,對人生的意向。要成為一個成功人,就應該早日為自己定下長期的發展目標,作為一個開發者也當如此。隨著人的性格,取向各有不同,大家為自己所選擇的路也有不同。
自立門戶,勇敢創業
快30歲了,很多人會認為要想真正賺得了錢,就應該自立門戶,為自己創業建立一個基礎。像北京、上海、廣州這些一級城市,要買房子,一手樓基本要在5萬~10萬元/平方米左右,而在一家普通的IT公司當上一個項目經理,基本收入一般都在1.5萬~3萬之間(除非在大型的跨國企業內工作,那另當別論),要買一間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就算不吃不喝最起碼20年的年薪,所以選擇自主創業,是很多IT開發人員的一個未來目標,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就應該更多地把業務作為重點。不可否認的一件事,在中國社會里很多時候講的是“關系”,即使這30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的經濟蓬勃地發展起來,但幾千年來留下的歪風還是不能完全的磨滅。所以想要創業的人事建議你要多跟客戶打好關系,與合作伙伴保持互利互動的模式,這將有利于日后事業的發展。
急流勇退,退居二線
這也是不少人的選擇。很多人在有了家庭以后,感覺到壓力太大,人的一生并非只有事業,他們想把更多時間用于對親人的照顧,對孩子的關心上。所以很多人會選擇一份像系統分析、系統維護、高校教師、專業學院講師這一類的工作。收入穩定,而且往往沒有一線開發人員那么大的壓力。
個人建議:從一個程序員到一個項目經理,之間經過很多的曲折,但因為每一個人的際遇都有所不同,所走的路也有不同,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成功的路不止一條,所以不要怕。
程序員-系統分析員-架構師-技術經理-CTO
程序員-項目組長-項目經理-項目總監-CTO
程序員-產品設計師-產品經理-CTO
程序員-創業-人生巔峰
在我國,想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無論你想是以技術為重點還是以業務為重點,都離不開管理二字。
在一些大型的企業,一個團隊往往會配備一個PM與一個架構師,盡管兩個人負責的任務各有不同,但你會看到一個架構師的收入往往不如一個PM,PM往往是這個團隊的核心領導者,是關鍵人物。因為公司能否賺錢,PM有著重要的作用。
PM與TL并沒有絕對的區別,而且在一些中小型企業,一個開發團隊只有3~5人,一個TL往往會兼備業務處理、成本控件、架構設計、開發管理等多項任務。所以在下會把Team Leader與ProjectManager定于同一層次,一個公司的老板往往不會知道團隊的架構師、程序員是何人,而只會向PM詢問項目的進度,所以只有晉升到這個層次,才有機會進一步提升管理能力,讓自己有上升的空間。
至于要成為一個技術總監,那要求就不再單單是對單個項目的管理,而應該更則重于新興技術的引用,開發資源的合理利用,對開發項目敏捷性的處理等等,對此在下也在試探當中,未敢多言。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