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是一個人辦事緩慢、不痛快、時間觀念差、經常拖后期限的現象。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時間最不費力。不可否認,誰都有拖拉的情況。拖拉的具體表現為:
一是做事缺乏緊迫感。經常是因為對自己的能力進行了估計后(通常是高估),認為自己只需要最后幾天就可以完成。另外也是想借助這種緊迫感促使自己去行動,進入狀態。
二是工作沒有分清主次。常常被紛亂的瑣事所擾,不知道什么是重要和不重要,而什么是緊急和不緊急的。這樣,時間總是被用來應付那些瑣碎的事,從而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三是自己對工作或者文物缺少自信。不知道事情怎么做,這件事讓人令人討厭,覺得很枯燥無味,所以遲遲不想下手行動。再者,因為以前做事常常沒有取得預期的成績,而讓自己覺得很被動,缺少動力。
四是心理產生抵制和無意識的抗拒情緒。不一定是對事情的抗拒,可能是老板或者老師對你不好,而讓你覺得沒必要去做這件事。
五是自己缺少自制力。不能安定時間下來執行任務,經常被情緒所控制。
總而言之,這些現象集中反應在一個結果上,那就是總是找借口。想想你腦海中是不是經常蹦出“最近太忙”、“時間還早”、“從來沒有做過這事啊”、“如果沒做好怎么辦”等等借口呢?如果有這種現象,就要想辦法克服它……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