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你知道看到什么新聞最讓人心疼嗎?是猝死。
加班熬夜,加著加著人沒了;開車,開著開著人沒了;洗澡,洗著洗著人沒了。
你真的不能把未來規(guī)劃得太長遠,因為在現(xiàn)代這個高壓社會,一個突發(fā)的身體狀況會讓你的生命從此改變。
所以,掙錢再多、走得再遠,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身體健康。
1
這是個發(fā)生很久的新聞了,拿出來寫,是因為新的一年,我們想告訴你:
“無論你之后有多大的野心,保護好自己這具肉身,是第一重要的,沒有這具肉身,你的靈魂與野心,都無處承載。”
華為一位工程師,36歲,連續(xù)22個月工作,保持高壓狀態(tài),沒有休息,而且還是在肯尼亞,身體吃不消了,依然硬扛著。
事發(fā)時,這位工程師在開車。
開著開著,突然覺得頭痛欲裂,天昏地暗。把車停靠在路邊,整個人開始失去意識,然后就開始嘔吐,吐得天昏地暗。
人們立即把他送到最近的醫(yī)院搶救。
沒用,人最后還是去世了,年僅36歲。
他的背后,是一個全職太太,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還有一個老母親。他去世了,他們從此沒了依靠,天塌了。
這位工程師,去世之前,已經(jīng)連續(xù)工作22個月:
出事前一周,他給妻子發(fā)短信:“我挺不了了。”
出事前2天,他通宵熬夜加班
她的妻子寫下了一封信:
我的小家,從此破碎了。八歲和三歲半的孩子,永遠地失去了保護他們的爸爸。我再也等不到那個和我白頭偕老的愛人,年邁的婆婆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
人生至痛,情何以堪?
2
35歲是個坎兒
這類事情,挺多的。
春雨醫(yī)生創(chuàng)始人,天涯主編,都是因為過勞導致猝死,年齡差不多也都是在35歲左右。上述華為工程師,年齡是36歲。
我們當然應該惋惜,同情,除此之外,卻也能嗅出老天爺?shù)墓剑耗阕约旱纳眢w,折騰來折騰去,虐待它,熬夜不休,吃飯不定時,高血壓還加班,病了還不請假。這么個做法,身體能不垮嗎?
惋惜同情之外,應該要有更深層次的思考。
在職場上,35歲是個坎兒。如果不能像年輕時那么拼,很可能會被淘汰。35歲職場危機就是這么來的。
還是華為,一年前,華為辭退35歲以上老員工的事情鬧得滿城風雨。一位年齡剛剛好35歲的員工被公司辭退了。
辭退的理由當然充滿正當性:末位淘汰。
實際原因是:公司想外派他到非洲去當駐外工程師,工資是在國內(nèi)的3倍,可是他不想去。他已經(jīng)在國外呆過4年,他知道駐外有多辛苦。
外人根本沒法想象到華為駐外工程師有多辛苦,風里來雨里去,遇到問題立刻要開車去解決,熬夜加班都不是個事兒。就是因為不想去駐外,所以回來。
可是國內(nèi)沒有需要他的崗位,于是,他被辭退了。
3
他真正體會到35歲的尷尬
你拼不過剛畢業(yè)25/26歲的毛頭小伙子;論思維活躍性,你也不及他們;你當然比他們要成熟,可這也意味著思維僵化。
35歲之前,你臉皮厚點,你父母,家庭,都還可以算是你的支柱;35歲之后,你臉皮再厚,你的父母家庭,都變成了你的負擔;
你當然會比年輕人沉穩(wěn)很多,可是無論是心態(tài)上,還是風險性上,你都不及有年輕人那么折騰,你任何一個動作,一個決策,都牽扯到一大家子的飯碗。
于是,35歲的你,職場上向再往上一步,沒有更有說服力的能力體現(xiàn),也沒有足夠強大的資源;即使保持不動,后面一堆年輕人想要把你頂下去;你也沒法后退,后退了,老婆孩子吃什么?學區(qū)房學費夏令營費還要錢呢。
4
在你25歲的時候,就該為35歲做準備
職場作家王嘉在一本書中寫到:
盡管沒有人愿意承認35歲,愿意迎接中年的到來,但每個人都不可避免老去。
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35歲時,有些情況是無法避免的。
35歲,你大概率體力大不如年輕,不能熬夜拼命,跑得沒有那么快,也沒有那么生龍活虎;
35歲,你大概率身體開始走下坡路,小毛病開始增加,如果身材保持不好,這時候會微微發(fā)胖了;
35歲,你的孩子正是花錢的時候,你的父母也正是需要你養(yǎng)的時候,家里到處都是各項開支;
35歲,你可能已經(jīng)在公司的中層管理崗,再往上走一步,都異常艱難。
是的,這是絕大部分人的35歲,是所有人都不可避免會遇到的狀況。
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考慮到你35歲大概率會面臨的情況,然后提前,積極應對。正如王嘉所說:“在你還是25歲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到35歲,就應該為35歲做準備。”
5
怎么做呢?
人是觀念的動物,人生是觀念的結(jié)果。觀念指導行動,好的觀念,行動就會有好的結(jié)果。
例如,有些人認為年輕就應該揮霍,30歲,存款不到四位數(shù);例如,有些人認為存款是必須的,在年輕時存了一筆錢,為之后人生上新的臺階留下了空間。
兩種觀念,導致不同的人生。
在25歲,有幾種觀念,你必須開始意識到,夯實他,如果你已經(jīng)擁有,這些觀念,會讓你一生受益:
1、看到小趨勢
小趨勢是羅振宇在2018年年尾“時間的朋友”演講中,提到的一個概念。
所謂小趨勢,是隱藏在大時代浪潮下的和個人命運相關(guān)的小趨勢,例如我們都知道電子商務是大趨勢,而后線上線下打通也是大趨勢。
那么在這其中,什么是小趨勢呢?
羅振宇在演講中舉了幾個例子:
2012年之前,你錯過了淘寶崛起,你是不是以為你沒有機會了。
其實,這一年的9月,微信公眾號上線了,緊接著就是內(nèi)容電商的爆發(fā),無數(shù)人利用自己的文字吸引讀者,再通過文字給消費者帶來新產(chǎn)品。
如果這波沒趕上,2013年,淘寶開始扶持網(wǎng)紅電商,無數(shù)網(wǎng)紅在淘寶上崛起。
2014年,線下O2O開始井噴,外賣行業(yè)成為最吸金的行業(yè)之一,這一年,如果開店開始外賣業(yè)務,會獲得很大爆發(fā)。
如果也沒趕上,2016年,拼團開始了;接著,2017年,直播火了之后,直播電商開啟了。
2018年,短視頻帶貨,快手抖音的網(wǎng)紅一天的成交額就是上千萬。
什么叫小趨勢?這就是小趨勢,大時代里的小風向。
潮流,是用來改變時代的,但小趨勢,是能夠改變個人命運的。
小趨勢年年都會有,直播,短視頻,都會帶來新的商業(yè)形態(tài),而這,會是你人生彎道超車的可能性之一。
不要等到35歲時,才會是捕捉到這些;在25歲時,如果你開始關(guān)注,如果你抓住機會,等到35,當別人面臨被辭的風險時,你正在自己創(chuàng)立的舞臺中央發(fā)聲。
2、產(chǎn)出為王
什么叫產(chǎn)出為王,簡單來說,就每一天,要有實實在在地產(chǎn)出。
你是程序員,寫代碼就是產(chǎn)出;你是寫手,寫文字就是產(chǎn)出;你是銷售員,每天打100個銷售電話就是產(chǎn)出。
年輕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太多風譎云詭的說法、概念。
例如,有人說,情商決定命運,很重要,甚至是你所有職場技能里最重要的;也有人說,情商不重要,老板可以容忍一個不怎么會說話的人,但一定容忍不了一個不會做事的人。
情商重不重要?
25歲以后,你需要開始慢慢明白,情商重不重要,這個問題本身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有沒有產(chǎn)出,能不能做成事兒,情商,只是你做成事兒的手段之一,而并不是必須要通過的途徑。
韓寒講過一個例子,他賽車,得了冠軍,發(fā)表演講: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奇怪。如果你得了冠軍,那么賽前你任性,不參加練習,人們會說這是心態(tài)好,有實力;如果你沒得冠軍,即使你不人性,賽前老老實實練習、預演,人么也會說,這是臨時抱佛腳,沒用的。”
你看,重要的不是你賽前練習與否,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拿冠軍。
這個世界的真實邏輯是:你只管負責做事,把事情做好,人們自會為你的成功找理由。
蔡康永靠會說話,靠情商,成功了;李誕靠頹廢也成功了。
所以,25歲以后,要內(nèi)心篤定,少去關(guān)心什么新概念,新玩法,踏踏實實做好你的事情,產(chǎn)出為王。你今天有沒有工作,得到的反饋好還是不好,這些,才是實在的。
一寸一寸地攻城略地,一點一點地煥然一新。
3、建立知識體系
許知遠說過:“愿你成為一個有偏見的人,因為只有偏見,才能帶來獨立思考。”
25歲以后,如果不想渾渾噩噩,那么,嘗試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是必需的。
什么叫知識體系?知識體系一般呈現(xiàn)出2點:
第一,為你帶來一以貫之的三觀;
第二,系統(tǒng)性地思考;
一以貫之的三觀,讓你學會不再雙標地看待世界。
高曉松講過一個故事,他考大學的時候不想留在北京,想去杭州的浙江大學。
可是家里人的安排是,高考結(jié)束,直接去北京的清華大學,生活費學費家里都會準備好。高曉松向往江南的詩情畫意,不愿意去,可是他身無分文。
媽媽對高曉松說:“如果你想獨立生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浙江大學,也行,學費生活費得你自己去籌備;如果你聽家里人的安排,去清華大學,這些錢,我們都會準備好。你不能用西方的那一套向我們要獨立,又用東方的這一套向我們要錢。自己選擇,一以貫之。”
什么叫雙標,這就是雙標。
只要對自己有利,標準可以混亂,怎么說都是自己對。
沒有知識體系的人,很難有一以貫之的、統(tǒng)一的三觀,有知識體系的人,才能做到知行合一,用自己的三觀,一以化之這個復雜的世界。
系統(tǒng)性的思考,會讓你明白很多事情的深層次邏輯,然后,你會更加理性,不會容易憤怒,不會容易被別人操控。
作家毛西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年夏天,他開車路過一個擁堵路口,一位大爺穿著輔警服裝在指揮交通。當時天氣是真的熱呀,雖然那位大爺頭上有遮陽的大傘,但在那種情況下,太陽毒辣,室外工作,真的很痛苦。
他很憤怒,心想,怎么能讓年紀這么大的老人家來指揮交通呢。
在他的認識里,這位大爺此刻應該躺在有空調(diào)的房間里,涼涼爽爽地呆著。
于是他投訴了,大爺離開了崗位,但大爺不領(lǐng)他的情,反倒把他罵了一頓:“要你多管閑事,這份工作多好呀,你非要把我趕去種田嗎?”
大爺是農(nóng)民,因為年齡大了,村里推薦來鎮(zhèn)上做輔警,輕松點。
毛西以為他是在幫助這位大爺,以為自己投訴了,大爺可以回到空調(diào)房,事實上,大爺最后不得不冒著炎熱的太陽,去種田。
很多惡,都是善意鋪就的。
系統(tǒng)性地思考,會讓你更深入問題本質(zhì),為什么會如此?是什么導致了如此?到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世界大部分人,都在按照自己覺得合適的方式在生活,你會平靜很多。
4、用工作時間侵占睡眠時間是愚蠢的
1817年,社會學家歐文提出三個8小時理論,具體來說就是:
八小時工作,八小時睡眠,八小時休閑。
事實證明,這是個非常適合人類作息規(guī)律的理論。
華為工程師猝死事件,以及那么多因為過勞導致猝死的人們,再一次警告所有人:用工作事件侵占睡眠事件,是極其愚蠢的。
這是天理,是不用講的道理。
所有人都知道熬夜、不睡覺的壞處,所有人都知道熬夜加班連軸轉(zhuǎn)可能導致猝死,為什么做不到?
因為在意識里,睡眠至上,并未根深蒂固地扎在你的思想里。
睡眠是真的至上,你可能無法想象到一夜好眠對你的身體意味著什么,生物學的研究顯示,一夜好眠,抵過任何方式的養(yǎng)生。
盡管你不愿意承認,但事實上,30歲之后,人體就開始緩慢衰弱,身體各項機能也在緩慢衰弱。
如果你開始意識到保護自己的重要性,你的肉體還可以支撐你下一個30年的征程;如果你一如既往地透支,你的人生很可能終于此刻。
別在用工作侵占你僅剩的8小時睡眠了。
一家讓你持續(xù)熬夜加班,讓你身體質(zhì)量迅速下降的公司,不管多大名氣,不管多豐厚的收入,不值得呆,至少不值得長久呆。
6
人生中有一些事情,即使你不愿意承認,它也必然存在。
例如30歲的到來,例如老去。
30歲也好,35歲也好,都會為你帶來諸多問題:
1、不可避免地老去
2、不可避免地支出增大
3、不可避免地競爭壓力變大
4、不可避免地受到年輕人的擠壓
……
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我一直堅信一種原則:早晚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早一點面對,比晚一點面對要好;早晚要出現(xiàn)的麻煩,早解決,比晚解決,要好。
上述種種,是針對35歲的,也是針對你一生的事業(yè)的。
人生會面臨許多坎兒,但真正能改變你命運的,就那么幾個。
希望它們來臨時,你能坦然面對,淡然從容,這需要你及早思考。
來源:國館(ID:guoguan5000)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