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相信我們都知道被公司重視的員工,發展得好的人,
通常不是那些唯唯諾諾、只會點頭說是、埋頭執行的,
而是那些能陳述自己主張、提出好的意見,并讓對方接受的人。
這種能力就是職場說服力,是讓你說話更有分量的能力,是讓別人跟你達成共識的能力。
職場說服力,也是一種需要刻意訓練的能力。
職場不是生活,生活中能言善辯的人未必會在職場是一個"說話有分量"的人,
反過來,生活中你不是一個口才好的人,但是在職場上,你完全有可能成為一個"重要角色"。
那么如何鍛煉職場說服力呢?今天給大家解讀由著名綜藝節目《奇葩說》的成員馬薇薇,黃執中,周玄毅等人寫的《好好說話》這本書,我將從說服自己和說服他人一次性提高你的職場說服力。
事實上所有的說服都是找到一個切入點,讓對方從里面找到一個去做的理由,
比如想要別人戒煙,那就請給出戒煙的理由;
想別人買你東西就給出一個買你東西的理由;
想要你對象跟你回家,那就給出一個和你回家的理由;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理由最好是讓對方給出來,而不是由你說出來。
當你問一個人為什么不找對象的時候,他就會順著你的問題想出一大堆沒有找對象的理由:
找不到合適的;
有合適的,對方不太主動;
總之就會想出一大堆的理由。
然后你還逐條反駁他們的理由,沒有時間,那你的同事怎么都結婚了?
還沒有合適的,為什么不多出去見幾個?對方不主動,你為什么不主動一點?
這么反駁完了之后,對方又會想出一堆理由來反駁你,
因為替自己提出的理由辯護是人類的天性,這么沒完沒了的下去,就根本不會有說服的效果。
那正確說服的姿勢是怎樣的呢?
套路一:關鍵在于改變提問的方向,用問題來引導對方,從為什么我不能轉變成,為什么我想要?
剛才找對象的例子說一下,本來你想問別人為什么不找對象,而現在換成了,你有沒有想過找對象?
這個時候對方就會順著你的問題想:有啊,當然有想過;
然后你再問,你一直說單身挺好的,怎么突然想到要找對象的呢?
對方的就順著你的問題往找對象的好處想,把理由一一說出來。
這時你再問一句,那么你需要怎么做呢?然后他就很有可能將改變從念頭激勵為行動。
你看哈,隨著對方不斷的反駁,你找對象的念頭就像一顆種子一樣,在腦海里面慢慢的長大,
而且那都是對方自己給出的理由來滋養這個種子,所以通過提出問題讓對方找到去做的理由是說服的關鍵。
這個方法不止可以用來勸導別人,也可以用來自我激勵,
比如許多有壞毛病的人,他們其實常常檢討自己,經常會反思自己為什么會有這個毛病了。
就比如說拖延癥吧,很多人經常會想,自己為什么會有拖延癥呢?
其實如果總是這么想,就一定會想出一大堆理由來,
比如我做的是創意型工作,不到最后期限沒有靈感,
比如我天生向往自由,按部就班的完成工作,和我的天性相違背。
你看看哈,只要你想找理由,總能找出無數個理由。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改掉拖延癥,那就不要問我為什么做事老是在拖?
而是要問,為什么這件事情我不想拖?
這樣你就能想出一大堆我不想拖延的理由。
你看,只要簡單的換一種問法,就能讓自己的想法產生不同的路徑。
套路二:還要記得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找到對方的訴求和痛點。
舉個西游記里面三打白骨精的例子。
這個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適合做例子。
唐三藏屢次冤枉孫悟空,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唐三藏就是聽不進悟空的建議呢?
其實是他們想問題的方向不一樣,孫悟空的職責就是打妖怪,寧可錯殺一萬,也不能放過一個,
可是唐三藏是什么人?他是修行的金蟬子,就算被妖怪吃了,大不了再輪回,
可是萬一他錯殺一個,他的修行就泡湯了。
所以安全不是唐三藏的第一訴求,他心里的第一訴求是想要普度眾生,他不懂孫悟空。
那么孫悟空面對師傅的責怪時該怎么說?
孫悟空可以這樣說:我知道您是怕我萬一看走眼,亂殺無辜了,
可是您想想,萬一我們放走一個吃人的妖精,
那周邊的百姓可要遭殃了,到時候在佛祖面前怎么交代?
你這么一說,師傅就算不消氣,也至少不會再念緊箍咒了,因為他的考慮被照顧到了。
卡耐基說過一句話,“讓孩子不要吸煙,不要說一大堆大道理,而只需要說,抽煙的同學進不了棒球隊,就可以了。”
只有爭得對方的角度想問題,首先把對方的訴求和痛點說出來,才能達到真正有效的說服。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