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上班就請假外出,理由是:我搞企劃,我必須外出獨自一人思考,白天或晚上都不可以打電話打攪我。
第二天:沒進辦公室,理由是:我想看幾部電影找靈感。
第三天:進了辦公室卻提早走了,原因是:同事請她幫忙接一下電話,她拒絕并且在辦公室大吵一架。
第五天:老板把她給炒了。
老板苦笑說,當初是看中她的才氣挖來的,但員工完全不顧老板的思路是要她建立一個企畫團隊,反而只顧自己。老板特別希望她在工作上給同事做榜樣,如果她能用心發現老板的心思,她就能在這份工作上找到自己的職業舞臺,揚帆而上。過去有句笑話這樣說:非洲人不知道何為“食物”,美國人不知何為“其他國家”,中國人不知何為“看法”。其實員工應該多想想上司到底想要什么。
職場里一直有個誤區:表面上我們在給老板打工,實際上在給手里做的事情打工。這個“誤差”能讓兩個同樣能力的人有截然不同的發展,有人可能一輩子當個懷才不遇的打工仔,有人可能在高管平臺上被人挖來挖去。
有兩項調查數字挺有意思:只有10%的高管能深思熟慮,還能活力充沛,其余的人都在“窮忙”;實際上只有8%的員工在直接“給老板打工”。這代表僅有一成左右的人懂得思考上司的思路。大老板私下傳授的秘訣是:在上司路子里找機會。
我們一向習慣于埋頭苦干,上司最希望我們做什么以及上司最看不慣我們什么的知之甚少。職場對大部分人來說就是“名”和“利”,生存秘密就是鎖定它們:怎么幫助上司保住他的職位,怎么幫助上司升職加薪。讀懂上司的心思之前,要先判斷上司屬于哪一型?例如老虎獵食一向是單獨行動,成功獵食幾率兩成。反觀獅子則是團體行動,團結力量大,因此獅子成功的幾率高達七八成。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