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特·卡耐基如何成功的?
他被人稱作"鋼鐵大王",可是他對鋼鐵懂得并不多。而上千個替他工作的人,他們對鋼鐵的制造,要比"恩特.卡耐基"都內行。
恩特·卡耐基懂得如何與人相處--這就是他致富的原因。在早年他已顯出卓越的組織本領和領導才能。當他十歲的時候,已發現了人們對自己的姓名非常的重視。他有了這個發現,就加以去利用。
這是他童年的一頁回憶:這個蘇格蘭男孩曾經獲得一只兔子,是母的。這頭母兔,很快的生下一窩小兔來。可是,找不到可以喂小兔吃的東西。但是恩特·卡耐基想出一個聰明的主意來。他跟鄰近的那些小孩子說,如果誰去采小兔吃的東西,這頭小兔就用誰的名字。
他這個計劃,功效神妙,使恩特·卡耐基永志不忘。 多年后,他經營各項事業,都運用了同樣的技巧,使他獲得數百萬元的收入。例如:他要將鋼軌售給賓夕法尼亞鐵路局,湯姆生是這家鐵路局局長。恩特·卡耐基就在匹茲堡建造一個大鋼鐵廠,命名為"湯姆生鋼鐵廠"。
你猜猜看--賓夕法尼亞鐵路局采購鋼軌時,湯姆生會向那一家買?
有一次,當卡耐基和布爾姆競爭小型汽車、小客車業務的權利時,又想起了兔子的教訓。
恩特.卡耐基負責的中央運輸公司和布爾姆所經營的公司,雙方爭取太平洋鐵路的小型汽車、小客車業務,互相排擠,接連削價,幾乎已侵蝕到他們可以獲得的利益。卡耐基和布爾姆都去紐約見太平洋鐵路局的董事會。那天晚上,卡耐基在圣尼古拉大飯店遇到了布爾姆,他就這樣說:"晚安,布爾姆先生,我們兩個人是不是都在愚弄我們自己?" 布爾姆問:"你這是什么意思?"
于是卡耐基就說出他的見解。他用了嚴正磊落的講辭,說出希望雙方的業務合并起來,由于雙方并不競爭,可以獲得更大、更多的利益。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