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友情必須遵守以下這些規則:不做可恥之事,即使有人請求也不行。"---西塞羅
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熱情地幫助別人,對別人的困難有求必應,是應該的。但是一定量力而行,如果遇到做不到的事情,就要學會怎么拒絕。如果直截了當地說"不",會使尋求幫助的人感到失望和尷尬,一個合乎對方期望的回答,即使是拒絕,也能讓對方很容易地接受,那么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請人轉告
巧妙地利用"第三者"來轉達你當面難以拒絕的事情。這種方法一般用于當別人有求于你,而你又不好當面拒絕,或自己親口說不合適的情況,這時就可以利用第三方作為"中介",巧妙地轉達你的拒絕。比如你的一位朋友邀請你去參加他的生日宴會,你原本已經答應了,可是在宴會上偏巧有一個你非常不想見到的人,你想拒絕參加宴會,又擔心讓朋友不高興。那你就可以找一個你們共同的朋友,帶上你要送給那個過生日朋友的禮物,向對方表示你無法參加宴會的歉意。
◎另指出路
當你對朋友的要求感到力不從心或者不樂意接受的時候,你可以采用另指出路的辦法,以解決問題。比如你的一個朋友數學成績不好,希望在考試的時候得到你的幫助,你知道這是不正確的行為,但如果直接拒絕,很可能傷害到對方的自尊。你就可以這樣說:"如果這次我/'幫/'了你,老師可能會懷疑你的成績,不如考試前我幫你勾畫一些復習的要點吧。"那么對方就會覺得你還是關心他的,也就不會生氣了。李麗當上某銀行人事處處長后,就忙了起來,很多人都登門來求她幫忙,讓她很是頭疼。有一天,又有人來到李麗家,這次來的人正好還是她的老同學。"我兒子大學畢業一年了,工作一直不順心,想換工作,所以來找老朋友想想辦法。"老同學開門見山地說。"他學的是什么專業?"老同學把兒子的資料遞給李麗,看過資料后,李麗知道自己幫不了,因為不僅專業不對口,這個孩子的外語水平也不行,這明顯不符合銀行的要求。但是李麗也清楚,不能直接拒絕,否則就太不給老同學面子了。"真是不巧,我們最近沒有招聘人的計劃,不過你別擔心,我認識一個朋友,他那里似乎在招人。"說完,李麗把朋友的聯系方式抄了一份交給老同學。雖然沒有辦成事,但那個老同學還是很感謝李麗。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