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木匠和他的鄰居,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傷了和氣,背地里,他們用各種惡毒的語言攻擊對方,都有一種要置對方于死地而后快的意思。這樣一來,不但他們兩家形同陌路,就連和他們很要好的朋友,為了怕引起不必要的誤會,也對他們敬而遠之了。
后來,木匠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心中有愧的他很想和鄰居和好如初,為此,他親自上門道歉。但是鄰居并不領情,反而懷疑他是別有用心。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向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請教。
智者聽罷木匠的話,并沒有立刻給他什么對策,而是給他講了一個有關禪宗的故事:
一個人想要探求天堂的幸福與地獄不幸的人的生活狀況,為此他來到這兩個天壤之別的地方。實地參觀后,他感到很吃驚。所謂享有天堂幸福與地獄不幸的人所處的環境,竟然一模一樣。他們坐在同樣飯菜的桌前,手舉長勺,只是因為勺太長了,誰也無法用它把飯菜放到自己嘴里。然而天堂的人滿臉微笑,地獄的人卻一臉沮喪。地獄的人之所以愁眉苦臉,是因為他們手里的長勺是用來敲擊他人手中的長勺,以防他人比自己先吃到飯;而天堂里的人之所以喜笑顏開,是因為他們是用自己手中的長勺,盛滿了飯先給對方吃。
故事講罷,智者見木匠還沒有開悟,就對他說:“從今天開始,只要有機會,你就向所有認識你的人贊美你鄰居的優點,相信你們一定能夠和好如初。”
木匠按照智者的吩咐去做了。時間一長,木匠發現鄰居的態度有了轉變,見了他不再是橫眉立目,更讓木匠高興的是,有許多人不斷地上門找他打家具,而那些人都說是木匠的鄰居告訴他們說木匠的手藝是方圓百里最好的。由此看來,木匠的鄰居也開始邁出了和解的步伐。
生活在塵世中,難免有誤會、有矛盾、有分歧,但是,人與人之間沒有解不開的疙瘩,也沒有化解不了的恩怨,關鍵看我們是否有誠意,是否有愛心,是否有一顆與人為善的心靈。其實,不管人與人之間有多大的隔膜,只要能夠擁有一顆寬容、友愛、諒解、忍讓的心,相信所有的人都可以擁有一個好鄰居、好同事、好朋友。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