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有時難免氣盛。他上大一時,為一點小事,頂撞了系里的一位老師,搞得那個老師當眾下不來臺。
誰料,大三時,那個老師正好當了他的輔導員。他也就再無舒心日子過。畢業之后,他報考公務員,過五關斬六將,好不容易考上了,用人單位到大學考察他的在校表現,被輔導員涮了一把。
她年紀輕輕,就成了單位的高管,并一手制定規章制度,落實獎懲責任。誰知制度公布不久,單位的一個司機在運油過程中,犯了個非常低級的錯誤,將裝過甲種油的容器,去裝運乙種油,給單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萬元。按規定,那司機應全額賠償單位損失,還要扣獎金。考慮到個人承受能力,只象征性地讓司機賠了1000元。那司機后來通過關系調到另一個單位。
山不轉水轉。有一次,她到那個單位去辦事,接待她的,正是過去的那司機。雖然那位司機對她非常客氣,但就是找出種種借口,不給她辦事。
他在人前為人口碑極佳,人緣也特別好。也許是在外人面前為了博得好口碑而太壓抑自己,他一回到家,是另一副形象,時不時對父母發脾氣。而父母還是一次次地原諒了他。誰叫他是他們的兒子呢?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為人處世,如履薄冰。從初生牛犢不怕虎,慢慢磨成出門觀天色進門觀臉色。從我行我素率性而為,漸漸變成辦事考慮前因后果。從快人快語出口成章,慢慢變成緊開口慢開言。是變世故了嗎?不全是。
是怕一不留神,得罪了他人。得罪了上司立竿見影,得罪了同事三十年河西,得罪了朋友孤家寡人,得罪了愛人分道揚鑣……在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得罪的,就只有父母了。父母呵,兒女多有得罪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