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有人受到自卑的困擾。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能力和品質評價偏低的一種消極情感。有人自覺能力不行,做事畏首畏尾;有人不敢直抒己見,也不敢看人;有人自認為外貌差,不敢追求愛情,總之自卑的人不喜歡用現實的標準或尺度來衡量自己,這種追求大多脫離實際,只會滋生更多的煩惱,自古以來,多少人為自卑而深深苦惱,多少人為尋找克服自卑的方法而苦苦尋覓,下面介紹一些可克服自卑的方法。
自卑者的主要表現
1、怨天尤人
他們總是抱怨自己所得到的待遇不公正,惱火于為什么自己總是遇上倒霉事,實際上,這是在推卸自己應負的責任,用抱怨他人來掩飾自己,用責備他人來抬高自己。
2、缺少密友
一般講,自卑心理強的人通常沒有親密的朋友,這些人或是表現出清高,獨來獨往,或是沒有勇氣與人交往,封閉自己。由于不能很好地與人溝通,缺乏與他人的相互了解,所以也就很難與他人深交,更談不上建立長期的友誼。
3、愁眉不展
因為對自己和自己想干一番事業的能力感到失望,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總是對自己感到“應該”完成,但卻沒有完成或怕完成的事憂心忡忡。
4、依賴性強
由于缺乏對人、對事、對自己的正確評價,所以總是過高地估計別人,過低地估計自己,總是對自己的缺陷或不足之處感到難堪,常有愧不如人之感,于是,做事拘謹小心,甚至張惶失措,不置可否,最后決斷時也看別人的臉色行事。
5、自私自利
由于對自己的無能感到痛心,又不愿意放棄自己的要求和欲望,所以便不顧一切不擇手段地去實現它們。由于對自己考慮得過多,也就很少有時間和精力去關心他人。
6、優柔寡斷
自卑的人常常伴隨著對犯錯誤的異常恐懼,在決定某事和干某事的過程中總是怕出錯,于是對自己所要辦的事總是猶猶豫豫,能少干就少干,即使干起來也很勉強。
7、自尋短見
這是自卑者采取的最極端的自責形式。這些人不是面對自己問題的根源,想辦法找出最好的擺脫煩惱的方式,卻總是在想“為什么命運這么不公正地對待自己,使自己總是受到傷害?”惱怒和痛苦交織在一起,長期困擾著這種人的內心世界,又無力走出困境,最終,他便尋求“結束一切”的悲觀做法。
總之,自卑者一般性格內向,孤獨不合群,多愁善感,意志脆弱,缺乏自信和毅力。
怎樣克服自卑心理?
1、突出自己,挑前面的位子坐
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因為敢為人先,敢上人前,敢于將自己置于眾目睽睽之下,就必須有足夠的勇氣和膽量。久之,這種行為就成了習慣,自卑也就在潛移默化中變為自信。另外,坐在顯眼的位置,就會放大自己在領導及老師視野中的比例,增強反復出現的頻率,起到強化自己的作用。把這當作一個規則試試看,從現在開始就盡量往前坐。雖然坐前面會比較顯眼,但要記住,有關成功的一切都是顯眼的。
2、睜大眼睛,正視別人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一個人的眼神可以折射出性格,透露出情感,傳遞出微妙的信息。不敢正視別人,意味著自卑、膽怯、恐懼;躲避別人的眼神,則折射出陰暗、不坦蕩心態。正視別人等于告訴對方:“我是誠實的,光明正大的;我非常尊重非常尊重你,喜歡你。”因此,正視別人,是積極心態的反映,是自信的象征,更是個人魅力的展示。
3、昂首挺胸,快步行走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人們行走的姿勢、步伐與其心理狀態有一定關系。懶散的姿勢、緩慢的步伐是情緒低落的表現,是對自己、對工作以及對別人不愉快感受的反映。倘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身體的動作是心靈活動的結果。那些遭受打擊、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缺乏自信。反過來,通過改變行走的姿勢與速度,有助于心境的調整。要表現出超凡的信心,走起路來應比一般人快。將走路速度加快,就仿佛告訴整個世界:“我要到一個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步伐輕快敏捷,身姿昂首挺胸,會給人帶來明朗的心境,會使自卑逃遁,自信滋生。
4、練習當眾發言
在公眾場合,沉默寡言的人都認為:“我的意見可能沒有價值,如果說出來,別人可能會覺得很愚蠢,我最好什么也別說,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并不想讓他們知道我是這么無知。”這些人常常會對自己許下渺茫的諾言:“等下一次再發言。”可是他們很清楚自己是無法實現這個諾言的。每次的沉默寡言,都是又中了一次缺乏信心的毒素,他會愈來愈喪失自信。
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如果盡量發言,就會增加信心。不論是參加什么性質的會議,每次都要主動發言。有許多原本木訥或有口吃的人,都是通過練習當眾講話而變得自信起來的,如肖伯納、田中角榮、德謨斯梯尼等。因此,當眾發言是信心的“維他命”。
5、學會微笑
大部分人都知道笑能給人自信,它是醫治信心不足的良藥。但是仍有許多人不相信這一套,因為在他們恐懼時,從不試著笑一下。
真正的笑不但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緒,還能馬上化解別人的敵對情緒。如果你真誠地向一個人展顏微笑,他就會對你產生好感,這種好感足以使你充滿自信。正如一首詩所說:“微笑是疲倦者的休息,沮喪者的白天,悲傷者的陽光,大自然的最佳營養。”
6、積極與他人交往
自卑者多數孤僻、不合群,自己把自己孤立起來。心理學家認為,當人獨處時,心理活動就會轉向內部,朝向自我。自卑的人長期獨處,心理活動的范圍、內容就會變窄變小,加之個人認識的局限,就會使心理活動走向片面,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略了自己的優點,從而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而不能自拔。當你積極地與他人交往,你的注意力就會被他人所吸引,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樂,心理活動就會變得開朗。
另外,通過與他人交往,能多方位認識他人和自己,通過比較,正確認識自己,由此調整自我評價,提高自信心。
7、提高自我評價注重自我激勵
自卑心理是由于自我評價過低而導致的一種心理失調,那么,對其克服的重要辦法,就是提高自我評價,注重自我激勵。要對自己進行全面正確的分析,要多看自己的長處,要經常回憶你過去的成功經歷,借以激發你的自信心,而對自己過去失敗的事例,要進行重新歸因,不要將失敗的原因過多地歸咎于自己。當你面臨情況感到信心不足時,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暗示,自我激勵:“我一定會成功”;“不要怕,我錯了別人也不會去笑我,他們也有失敗的時候”;“人人都能干,我為什么不能干?”、“我一點兒也不比他們差”;“以前比這更難的事情我都能干好,何況這點事情”.經過這樣一段時間的鍛煉,自卑心理是可以減弱甚至消失的。
8、增加成功的體驗
自卑感的產生,往往并非認識上的不同,而是感覺上的差異。其根源就是人們而相信或假定自己應該達到某種標準或尺度,使自己更加抑郁和自責。人在成長路上不斷承受生活帶來的挫折。因此,幾乎每個人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自卑感。然而,自卑可以克服,并給人正能量,所以我們要正確認識并克服它。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