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歸忙碌,疲憊歸疲憊,千萬別亂發脾氣。
01
陶陶是我一個要好的朋友。夏季的一天,我們自發組織了一場同學會,有幾個同學還帶著孩子赴約。
在我們堵車時,陶陶接了一個工作電話,她的同事在辦公室值班,問她某個資料存放在哪,她不疾不徐說著存放路徑,同事開始的時候找不到,她們兩個在電話里交流了很久。
與此同時,車內有個同學家的孩子按下車窗,一股熱氣流頓時涌入車內,他媽媽按上車窗,男孩又按下去,他的媽媽終于生氣了,嚴厲地批評起孩子。
那時候孩子的哭聲,媽媽的罵聲,再加上堵車和高溫,讓我心情煩躁。
但是陶陶卻一直心平氣地和同事打著電話,她用手稍微遮擋一下自己的音量,最后我還聽她跟同事說值班辛苦之類的話。
我一邊暗中觀察陶陶,一邊設身處地代入,要是換成是我,估計我這小脾氣早就破口而出了。
她卻在忙亂嘈雜中,沒有脾氣,沒有抱怨,云淡風輕且有建設性地把混亂逐一擺平。
02
我記得大學時,她也是個愛發脾氣的人,我實在好奇她是怎么把脾氣修煉得那么好了?
她告訴我,她之前,為了懷孕吃了不少苦頭,又是做手術,又是喝中藥,懷上孩子后極為珍視。
她懷孕后感覺脾氣更大了,于是婆婆勸她一定要為了孩子保持開心。
婆婆回憶說當年懷她老公的時候,日子過得很難很苦,但婆婆總是笑對一切,后來她老公出生后,特別愛笑。
她自豪地跟我說,孕期從沒有發過脾氣,天天都是樂呵呵的。難怪她兩歲的兒子性格超好,整天笑嘻嘻的。
她花了很長時間在情緒的感知和調節上,她說,越忙的時候脾氣,只能忙上加忙。除了讓在辦事項進程受阻,還得打加時賽來收拾情緒的余孽。
03
平時風調雨順的,大家和氣說笑很正常,但一旦處于一種又忙又亂諸事不順的狀態中,脾氣就不知不覺暴躁起來。
而有修養、不自私的聰明人,更會轉換自己的情緒。
忙碌煩亂之中,容易過度解讀別人的話,容易以惡意去揣測別人,容易把自己的無力感遷怒他人。
這個時候,把脾氣發出來是本能,把脾氣收回去才是本事。
當壞消息傳來以后,深呼吸數到十再著手解決問題,要分清楚“事”和“情”;
提高發脾氣的成本,不管自己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腳,都要為亂發脾氣道歉。
總之,忙碌歸忙碌,疲憊歸疲憊,千萬別亂發脾氣。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