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不少人把要到別人電話或合影當成炫耀的資本。
有時候即使你不想,但也要假裝很認真。這就是社交。
戴爾·卡耐基說:“專業(yè)知識在一個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則取決于人際關(guān)系。”某種意義上,盡管絕大多數(shù)人不愿意承認,他們的所謂“人脈”實際上只不過是“交換關(guān)系”。“只有平等,才能互相幫助!”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也許因為這句話,許多人總不忘到處留電話。
之前聽一位朋友說起,偶然接觸到某“大人物”,交流甚歡,蠻投緣的,相互留了電話。原以為這是很重要的人脈資源。不久,剛好遇到一困難,想到了這位“大人物”。
于是,長長地發(fā)一條短信,沒回!又打去一個電話,結(jié)果,聽到兩個字:沒空!說實話,當時很有挫敗感。
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拒絕,以為和對方留了電話存了微信,彼此應該能幫忙,卻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只有平等,才能互相幫助!
很多社交并沒有什么用,看似留了別人電話,卻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僅僅是白打了一個電話。因為你不夠優(yōu)秀——雖然很殘忍,但誰又愿意幫助一個不優(yōu)秀的人呢?
2014年,教授在上海某院校給教職工分享《時間管理》的課程,有一位年輕的博士生提問說:“自己正在忙工作,常碰到一些不速之客,該不該拒絕?會不會失去人脈?”我說:
只有優(yōu)秀的人,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
這位年輕的博士生感悟道:“在沒獲得博士學位之前,很少有人主動找我,我懂現(xiàn)在為什么有人主動找我了。”最后,他肯定地表示應該多花時間在自己科研項目上,沒必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效的社交上。
如果你不夠優(yōu)秀,人脈是不值錢的,它不是追求來的,而是吸引來的。只有等價的交換,才能得到合理的幫助——雖然聽起來很冷,但這是事實。
曾幾何時,不少人把要到別人電話或合影當成炫耀的資本。只有資源平等,才能互相幫助。如果你不夠優(yōu)秀,人脈是不值錢的,它不是追求來的,而是吸引來的。
只有等價的交換,才能得到合理的幫助,雖然聽起來很冷,但這是事實。在你還沒有足夠強大、足夠優(yōu)秀時,先別花太多寶貴的時間去社交。多花點時間讀書,提高專業(yè)技能。放棄那些無用的社交,提升自己,世界才能更大。
當然,有一種情況除外。你落難的時候,他說我們是兄弟,你富有時,他仍然說我們是兄弟。這種不離不棄的人,才稱為真正的朋友。這種人不用多,在這個浮夸的世界里,幾個就好。
范冰冰說:“我不嫁豪門,我就是豪門。我不追求人脈,我就是人脈!”
所以,你一定要知道:人脈不在別人的身上,而藏在自己身上。唯有讓自己變得強大,你才能獲得有用的人脈。“認識人多”不等于“人脈廣”。人脈法則第一條就是,要扭轉(zhuǎn)“以多寡論英雄”的人脈觀。
人脈的基礎是你的“被利用價值”。你的利用價值越大,他就越會幫你。與其把時間花在多認識人上面,不如花時間提高自己的個人價值。少“巴結(jié)”,多“互助”和“提攜”。
投資和我們層次相仿的人,大家之間是一種平等的“互助”關(guān)系;提攜比自己層次低的人,就好比低價買入潛力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人脈是互相的。你不優(yōu)秀,認識誰都沒有用。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