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在職場中,還是在生活中,說話這件事特別極其重要。
一句得體的話,可以讓人如沐春風,感覺甚好。但是一句不太恰當的話,可能不僅會讓人不舒服,甚至會讓一段關系走入絕境。
最近在三刷《蔡康永的說話之道》,感觸頗深。
蔡康永是一名著名的主持人,說話風趣幽默,大家對他的評價都是“高情商高智商”。而這本書,也對于很早之前不怎么會講話的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今天我就把書里面我覺得比較好的一一些建議分享給大家。
01
贊美對方最渴望被認可的部分
蔡康永老師在書中說道:用心去觀察,找出線索。找到之后再出手,罵他或者贊美他,都會讓他刻骨銘心,對你另眼相看。
其實現實生活中,沒有人不喜歡夸獎,唯一不同的就是夸獎的方式和角度。比起一味奉承,夸獎別人最想要你夸獎的部分,效果往往會事半功倍。
你的同事有點微胖,你卻夸她身材好。同事今天明明被上司罵了,你卻要向他請教辦公室的生存之道。室友考研失敗了,你卻一再跟提有多羨慕他的刻苦認真。
你的這些贊美,不但不會為你的表現加分,反而會讓你們的關系更尷尬。
那么,如何發現線索有效地夸獎別人呢?
其實有一個小技巧,平時注意觀察別人桌子上相框里的照片:
如果放的是比較有名氣的人,就夸他人脈廣;
如果是妻子兒女,就夸他們看起來很聰明很漂亮;
如果放的是工作表彰證書,那就可以夸他們業務能力強;
還有就是,盡量夸細節,而不是大范圍:
別人穿了一件好看的衣服,你說,這件衣服好漂亮,那樣聽起來太不走心。嘗試著去夸某個部分或者具體的東西。比如,上衣和褲子的顏色搭配好棒喲,這個胸針很獨特,在哪里買的?衣服的材質摸起來好舒服喲。
02
把無所謂的勝利讓給對方,懂得認輸的人很懂說話
當你遇到了很強勢的、非逼你認輸不可的人。如果認個輸并不會傷害到你的原則,我就建議你一笑了之。把那個無所謂的勝利讓給對方,這會顯得你很大度,對方也會很樂意跟你進一步合作。
我有一位朋友,無論跟什么人聊天到最后都要分出個勝負,就連“誰是臥底”這種游戲,也要跟你爭辯個“我的判斷是對的,你是錯的”,你要是誤投錯了我,那可不是一般的罪過,可以指責你一晚上。
游戲本身就是個放松娛樂的事情,你卻非得搞得跟打仗一樣。這樣大家可能都會覺得非常累。時間長了也就可能會漸漸疏遠你了。
遇到這種情況,盡量不要跟對方爭辯,認認輸,笑笑就過去了。給大家留一個識大體的印象。反而,你跟他認真地爭辯起來,旁人還會覺得你們是同一類人。畢竟,大多數人都會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03
切勿交淺言深:不熟的人,有些話不要問
很多人都覺得好朋友之間講話,必須談得深,才有意思。甚至第一次見面就想把別人家里后院種了什么樹都想問清楚。
但是有一個詞叫做:分寸。對于剛認識不久的朋友,或者是你們關系并沒有那么好的人,在跟對方講話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下度。
不要輕易問別人家庭情況;
不要輕易問別人薪資;
不要輕易問別人行業內比較隱私或者忌諱的事情。
因為一個人的言語和表達就代表了一個人,如果相識不久就問一些比較敏感的話題,一方面會讓別人尷尬,一方面會給別人留下你“沒有分寸”的印象。
怎樣避開交淺言深的地雷呢?蔡康永老師給大家的建議是:
第一、對方最容易有苦衷的,不方便對外人說的,不要問,比如財務狀況、生什么病、感情狀況、小孩成績等。
第二、對方有強硬立場的,談起來容易有爭執的。比如喜歡哪個明星、信哪個宗教。南北方的朋友就不要討論出肉粽還是棗棕的問題了。北方的小伙伴就不要討論餃子包什么餡的哦。
第三、初次見面時應主動報上自己的名字,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只要對方初次見面時報了名字,你就應該也報上你的名字。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