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找到志同道合的圈子,這遠比帶著一副偽裝的面具要好。
前幾天,同城交友群中一個平時聊得還不錯的網友小劉退群了。我私下問他為何要退群?他無奈何地說:“道不同不相為謀,我不想在這里浪費時間。”
他的回答讓我有些詫異,交友群不就是為生活在同一城市的陌生人找到一個相識、相聊、相聚的機會嗎?后來,小劉和我說出了實情。原來,他生性孤僻,沒什么朋友。為了不讓別人說他太不合群,不想被別人看成是“另類”,他進了這個群。
進群不久,新鮮勁過后,他便感索然無味。因為群里的人形形色色,正所謂“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有的人一言不合就謾罵。另外,群里網友盡說些亂七八糟的事,對于喜歡清凈的小劉來說,這里的確不適合。因為不想被人說成不合群,而被迫向合群靠攏,結果卻發現,這樣的合群并不是自己內心所能接受的。
小時候,我們就被家長教育“要在班上多交些朋友,不要不合群。”也就從那時起,“不合群”三個字就是一種不好的標簽,不合群的人要么太過優秀,特立獨行慣了,高傲得沒人和他玩。要么,不合群的人,就是學習不好的差生,沒人想和他玩。這兩個極端,都不算是好事。
于是,很多人選擇了服從大眾。工作上,你若不合群,就會被排擠在圈子之外,人際交往中,你若不合群,更是沒人和你玩。這種孤家寡人的滋味不好受,于是,很多人便放棄了自己的做人原則與立場,去隨大流,去迎合別人。
可是,這卻常常是自己內心不喜歡的,也讓很多人郁悶、糾結。其實,與其如此,不如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找到志同道合的圈子,這遠比帶著一副偽裝的面具要好。合群,是一種愿意與他人乃至群體在一起的傾向,要順其自然,本來就不是一類人,你非往里蹭,反倒讓人不舒服。
因為害怕孤獨、寂寞而去合群,其實有時是浪費自己的時間。有時,不妨享受與自己獨處,做一個思想獨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即使被人說成“不合群”又有何妨?正如有句話說的那樣:“正是孤獨讓你變得出眾,而不是合群。”
所以說,一味想在合群中尋找存在感,其實并沒有多大意義。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