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變通,不要總是一根筋
頭腦靈活之人,從來不去鉆牛角尖,所以這種人也從來不會走到絕路上去。俗話說:變則通,通則活。孫子曾說過,“君子慎獨”。真正的君子,在沒有他人監督的情況下,嚴格地約束自己,不會做出違反法律及倫常的事來。對于變通者,更要有君子的智慧,只有變通才會有好結果。
張晨是一位精明強干的年輕人,他在一家外資企業里做事。同辦公室有位同事,年齡、學歷等各種條件都與張晨相仿,只是這位同事在辦公室里只用“約翰”這個英文稱謂,張晨對此不以為然。
兩個條件相近的年輕人在同一處工作,自然會有競爭。時間長了,張晨發現自己的能力和干勁絕對不比約翰差,可是外國老板卻對約翰更賞識。常常是他們兩人同在辦公室辦公時,老板打電話把約翰叫去商量事情。而且有一次晉升的機會,老板也給了約翰。張晨感到苦惱,但又不知是什么原因。
不久張晨被派去做一件有難度的工作,他充分發揮才干,事情辦得利落漂亮。外國老板非常高興,夸贊他說:“你比約翰要強。”接著又問他:“你能否起個英文名字呢?你的中文名字我叫起來實在太費力了。”至此,張晨才明白,原來自己先前與約翰待遇的差別,是由名字引起的。
張晨后來也起了一個順口的英文名字。他現在想通了,人要在一定程度上放棄固執,來順應大的環境,與時俯仰。特別是當你向著某個既定目標努力時,如處處執拗,那樣的話只能被環境所淘汰。
變通講究靈活,它不從一個角度看問題,而是時常變換幾個角度,從而找到合理的解決辦法。
做事要學會靈活變通。在實際工作中,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條直線。智慧之人能看到直中之曲和曲中之直,并能不失時機地把握事物迂回發展的規律,通過迂回應變,達到既定的目標。反之,一個不善于變通的人,“一根筋”只會四處碰壁,被撞得頭破血流。
美國的知名政治家斯特拉曾說:“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別人如何看待你,而是你如何看待他們。”
有一種魚叫馬嘉魚,長得很漂亮,銀膚燕尾大眼睛,平時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產卵,隨著海潮漂游到淺海.
漁民捕捉馬嘉魚的方法其實很簡單:用一個孔且粗疏的竹簾,下端系上鐵,放入水中,由兩只小艇拖著,攔截魚群。馬嘉魚的“個性”很強,不愛轉彎,即使闖入羅網之中也不會停止。所以一只只馬嘉魚“前赴后繼”地陷入竹簾孔中,簾孔隨之緊縮。竹簾縮得愈緊,馬嘉魚愈憤怒,它們更加拼命往前沖,結果就會被牢牢卡死,最終被漁民所捕獲。
當我們遇到復雜的事情時,不能總是一味地固執己見,或無法應對時就束手無策、坐以待斃。只要靈活變通,腦子轉快些、靈活點,別“一條道跑到黑”,就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
變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有時候我們需要執著,但執著不是固執。做人不能太固執,要靈活變通。善于靈活變通者,對手也能變為朋友,這就等于為自己的未來添了一條路。因此,要變通你的思路和態度,不要總是“一根筋”扯不斷。
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產生的人際關系也是如此,“一根筋”不但不利于合作,還影響工作效果。工作上的交往不同于個人選擇摯友良朋,應該從工作的層面上考慮,盡量搞好彼此的合作。這種合作,是比較寬泛和寬容的。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思想、習慣及愛好,如果在與他人合作中,過分強調對方行為性格中與自己的不同之處,就會因為這些微小的隔閡而引起溝通上的障礙,產生好惡,從而影響合作。
現實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有可能與不好應付的人打交道。交際技巧上也相當重視這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的人與這種類型的人往來時,心情都相當不輕松、不愉快。如果可能的話,大家都想對他們避而遠之。但是,既然無法避免,最好的方法便是正視并面對這種人,并設法尋求解決之道才王道。
唯一的克服方法,就是打開心胸,消除偏見以及找出對方的優點,再虛心跟他接觸。這些方法,確實具有正面的意義。然而,在付諸行動時,這種不好應付的人經常不按牌理出牌,所以,想要達成上述的建議并非易事。而且,一般人均很難輕易地從腦海中消除成見。因此,在處理這種人際關系時,必須先在想法上作巧妙的適當的轉變。
做人要學會用“變”,要知“變通”之要領。當你遇到阻力而停滯不前,或因困難阻礙難行時,就要靈活變化一下方向,把阻力變成你前進的動力。正所謂“低頭也是一種智慧”,低頭不是對人臣服,而是一種靈活變通的智慧,是調整狀態,相機而動。所以你一定要拋棄你的“一根筋”。
善于變通的人能夠認識到,機會就什么而言而成為機會,并會及時采取行動以抓住機會。變通能力需要以洞察力和行動力為武器,時時與自身固執的心態作斗爭。如果固執的心態始終無法根據實際情況有所變通,那么結果一般不會很好。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