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意味著情感的分享。需要放棄自己的立場,完全進入對方的世界。大多數人說到傾聽的重要性,都只想表現自己很有耐心,以便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好處,但其實是他心里存了太多“自我”的私念,這就不是純粹的傾聽了。我們總是忍不住打斷對方,內在好像有一股推動力導致傾聽結束,然后表達自己。為什么我們很難傾聽?
開口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傾聽只能直面情緒
病房里,病人攥著你的手說:“我快死了,他們都不肯告訴我,可我知道我這個病治不好。”你忍不住想說:“您別多想了,沒那回事。”可是你不能說這句話,否則他只好一聲嘆息,把剩下的話咽回肚里。
病人使勁睜著混濁的眼睛,看你:“這個病治不好,你知道的,對吧?”你忍不住想說:“不會啊!您就安心養病吧,我們還等著陪您出去玩呢。”可是你不能說這句話,否則他只好一聲嘆息,把剩下的話咽回肚里。
你心里在搜腸刮肚地,想替他證明這件事還有希望:有這樣的例子嗎?即便這種情況也還可以有救?就算百分之一的可能性也好……不要悲觀了,振作起來呀??墒撬?a href="http://www.cdkhsjzp.com/huati/anwe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安慰他的話,都沒有安靜地坐在那里,讓他講,對他有幫助。但是安靜地坐在那里,讓他講,傾聽他對生命如此深重無力的絕望,是最難的一件事情。他無力反抗,你也不反抗,你們共同承受著生活的絕望。
換一個不那么絕望的例子:女朋友郁悶了,男朋友去安慰。男朋友說:“其實你完全可以這么辦……”
有人說這反映了男人的自以為是,倒也未必。很多教男女溝通的書都說了,男性關心解決問題,女性關心情緒。“其實你完全可以這么辦”的言外之意:“其實你完全沒必要有情緒,我見不得情緒”。解決問題,正是一招回避情緒的手段。
我們開口,通常為了解決問題;我們傾聽,就只能直面情緒。有一句話,叫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有些話咽進肚子里,感覺也差不多。
我在課上經常講,有一些時候,50分鐘的咨詢里,我說話的時間不超過5分鐘,甚至只有開頭的寒暄和結尾的總結,中間一句話都沒有。不止一個人問我:“一句話不說你也收錢?”我會開玩笑說:“對啊,簡直是賺錢最輕松的行業了。”
并不輕松,其實。一句話不說,如果交給沒受過訓練的人,是要搞成冷戰的。兩口子聊天,太太說:“某某家換了輛Q5,唉。”先生忍不住想說:“唉什么唉,等咱們有錢了,換一輛Q7!”但是先生忍住了。這很好,他在努力學著傾聽。
太太說:“你什么時候也換個車???”先生不說話,臉色沉了下來。太太:“算了,就憑你現在的工作……這輩子也沒希望。”
什么叫這輩子也沒希望啊?什么叫這輩子也沒希望???你到底是看到了多遠啊就把我這輩子給定死了?你知道我現在有多努力嗎知道我以后的打算嗎你不知道就別跟著瞎嗶嗶好不好整天就知道看不起我埋汰我好像你的生活不如意全是我一個人造成的也不看看你自己做了什么別人家的老婆一年還掙幾十萬呢你怎么不說……
先生鐵青著臉,沉默著,心里萬馬奔騰。
為什么你就不能直接告訴我解決辦法
有的人會發現,沉默的時候很容易滋生敵意。對這些人來說,傾聽對方,尤其是對方的負面情緒時,會難免代入自己的立場:如果ta失望,就是對我不滿;如果ta擔心,就是暗示我去解決;如果ta郁悶,是在指責我的無能;就算ta打了個哈欠,也是因為我不夠有趣……這時候萬萬沒法再沉默下去,一定要設法補救,讓ta不要再失望擔心郁悶或是打哈欠。補救的途徑當然是開口說話,或反擊,或辯白,或講理,或顯擺,都是在說“我跟你想的不一樣”的意思,好像非如此不足以經營這段關系。
按照我們所受的專業訓練,必須形成一種完全相反的思路:不要把對方失望當成對我的不滿。而把對方對我的不滿,理解為ta在表達失望。
在咨詢室里,我們被懷疑,被指責,被嘲笑,當然也有時候被崇拜,被依賴,被愛。但這些都是對方表達的情感,而我的工作是處理這些情感,盡可能地理解,和容納。至于這些情感和我的關系,我是否真的那么爛或者那么好?不重要。
一個來訪者歇斯底里地說:“為什么你就不能直接告訴我解決辦法?”
我可以為自己辯護:“因為本來就不存在一個解決辦法。”
可以彬彬有禮:“對不起,讓你失望了。”
也可以反擊:“你為什么總是執著于想要一個解決辦法?”
還可以一本正經地解釋:“你對心理咨詢的理解不太對,它的作用其實是……”
——但我只是說:“嗯。”我在聽她,她在失望。
她怒氣沖沖地捶著沙發,根本沒有看我。捶著捶著,眼淚流下來了。
我們忍不住打斷對方,因為忘不掉我們自己
最近跟人聊起“傾聽”,有感而發,就寫了這篇文章。拜一些社交培訓所賜,傾聽近來被包裝為一種上等的社交技巧。他們問我:“你們搞心理咨詢的是不是很擅于跟別人快速建立關系?因為你們懂得傾聽。”
還有人希望我傳授幾招傾聽的技巧,以便相親時顯得自己更溫柔善解人意。他們不知道的是,心里存了太多“自我”的私念,就做不到純粹的傾聽了。
因為傾聽,意味著情感的分享。需要放棄自己的立場,完全進入對方的世界。大多數人說到傾聽的重要性,都只想表現自己很有耐心,以便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好處。但這總有些時候是行不通的,我們忍不住打斷對方,因為忘不掉我們自己。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