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朋友圈里很火的一篇文章《你的氣質里,藏著你曾讀過的書》,單憑這一句話,不知道說進了多少人的心坎里。大家心里都在捉摸自己讀過的那些書,培養了自己怎樣的氣質;當然,也有不愛讀書的小伙伴,則在暗自唏噓,難道我讀書少,就是沒氣質?
看到那篇文章時,我頭腦里第一時間想到一個姑娘。
研一時,我們需要上一門叫做“西方文化史”的選修課,教這門課的老師是即將退休的郝教授,他的語言幽默詼諧,總能將復雜的西方歷史文化巧妙地講出來。因為他說自己的年齡都可以當我們這群90后的姥爺了,我們平時則毫不忌諱地稱呼他“郝姥爺”。
在郝姥爺的第一節課上,一個在其他課程上成績平平女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郝老師用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語問大家,英國結束……,大家竟一時回答不上,只聽到一個不緩不急卻很有自信的聲音回答道“feudalism”(封建主義),郝姥爺本來將答案寄托在成績最好的學生那里,然而,蘇瑞的回答完全出乎郝姥爺的意料,沒想到學霸沒回答上的問題她竟然回答對了。能回答對一次郝姥爺的問題不稀奇,令大家瞠目結舌的是,她幾乎能說出所有好姥爺講到的西方歷史文化,她也成功地收獲了我們18名同學的膝蓋。
而后的“西方文化史”課堂上,簡直是蘇瑞的天下。無論郝姥爺講到希臘羅馬悲劇三個作家及其作品,英國的封建主義,羅馬大帝和托勒密王朝,都鐸家族的興衰,馮夢龍的“三言二拍”,還是張家四姐妹,她總能接上他提出的問題。一次,郝姥爺提到了清朝歷史,而她則似乎不用思索就能把清朝的帝王從宣統倒敘講到努爾哈赤,好多同學還傻傻分不清咸豐和同治誰是兒子誰是爹呢,人家不僅能說出這些帝王在位時的重要事件,就連后宮的皇后是博爾吉濟特氏還是葉赫那拉氏都講得清清楚楚。我們這群吃瓜群眾都在懷疑她腦袋里是不是裝了部世界歷史,而且還附帶后宮野史的。
大家也總是喜歡問蘇瑞,問她怎么知識面那么廣,問她平時都看了哪些書?我不禁感慨,怪不得從不善于裝飾打扮的蘇瑞,即使第一眼看到她,也會被她身上那股氣質所吸引,卻不知原來人家成長的歲月里以書為養顏神器,在她的身上正是應了那句令人向往的詩句:“腹有詩書氣自華”。蘇瑞從此在我們學院是出了名的文史知識高手,不知道甩了我們這群課下只樂于躲在被窩里看韓劇歐巴、刷微博、聊明星八卦花邊新聞的花癡黨們多少條街。
課后,化著精致妝容的一位女同學走出教室,邊走邊抱怨:真不知道這“西方文化史”的課程有什么用,咱們以后走向社會,需要的是賺錢的技能,誰會問你歐洲文化的事啊,這種課啊,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
聽到這樣的評論,不禁讓人莞爾。
記得研究生開學初見這位漂亮的女同學時,很多人贊嘆她的美貌。如今聽到這樣的話從這位漂亮的女同學口中說出,她美好的形象不禁一下子在我心中打了不少折扣,反而對并不刻意修飾自己外貌卻熱愛讀書的蘇瑞好感漸生。
也許不止這樣一位同學有抱有這種想法,在這個充滿浮躁與戾氣的社會中,有太多的人把急功近利作為通往理想生活的捷徑,他們甚至把讀書和提升文化素養看作無用之舉。這樣的急功近利,即使抵達了成功的巔峰,也不過是增加了一個充滿戾氣的暴發戶。而真正的貴族家庭,除了光鮮的權勢和財力,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熏陶和涵養,而后者才是稱之為貴族的必要條件。
蘇瑞畢業后,如愿找到了一份國內知名報社的工作。她說覺得自己好幸運,進入三面環節,是報社社長親自坐鎮,而她之所以勝出是因為她和社長竟都喜歡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他們視其他面試小伙伴為空氣,二人竟開始聊起讀后感來,就這樣,蘇瑞獲得了這份適合她,她也同樣抱有熱情的記者工作。而漂亮的女同學最終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一座北方小城工作,不知道當她聽到蘇瑞最終因為一部《百年孤獨》而獲得的工作,有沒有給她一絲啟發,書籍不能給一個人帶來立竿見影的利益,卻是讓一個人在舉手投足間都會展現出來的得體與優雅。
也許你會說蘇瑞是幸運的,恰好社長喜歡《百年孤獨》,也恰好蘇瑞看過這本書,可是誰說幸運不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呢,看似幸運,實則是蘇瑞用平和與堅定的氣質贏得了社長的青睞。
內心的堅定與柔和,一定是那些漫不經心的閱讀歲月里沉淀下來最美的饋贈;書籍才是讓我們受用一生的美顏神器,滋潤心田,拂去年華的斑駁。
熱門專題: